利用声波测井技术计算地层剥蚀厚度——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被引:21
作者
翁望飞 [1 ]
王建强 [2 ]
张蓉蓉 [3 ]
陈洪 [2 ]
桂小军 [2 ]
机构
[1]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队地调院
[2]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声波时差; 泥岩压实; 地层剥蚀; 早白垩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分析利用声波时差资料计算地层剥蚀量的方法原理及其适用条件,认为该方法能够用于计算鄂尔多斯盆地早白垩世以来遭剥蚀地层的厚度。计算结果表明,盆地剥蚀量较大的地区在神木、榆林、佳县等东部地带,剥蚀量可在1 400 m之上,由东往西剥蚀量逐渐降低,至环县、镇远等盆地西部地区,地层剥蚀量最低,仅在400 m左右,反映出鄂尔多斯盆地的后期改造具东部强西部弱、边缘强内部弱的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4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新近纪鄂尔多斯盆地东西部的构造反转及其意义 [J].
赵红格 ;
刘池洋 ;
翁望飞 ;
桂小军 ;
岳乐平 ;
王建强 ;
梁美艳 .
石油学报, 2007, (06) :6-11
[2]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地层剥蚀量估算及其地质意义 [J].
陈瑞银 ;
罗晓容 ;
陈占坤 ;
王兆明 ;
周波 .
地质学报, 2006, (05) :685-693
[3]   鄂尔多斯盆地演化-改造的时空坐标及其成藏(矿)响应 [J].
刘池洋 ;
赵红格 ;
桂小军 ;
岳乐平 ;
赵俊峰 ;
王建强 .
地质学报, 2006, (05) :617-638
[4]   鄂尔多斯盆地剥蚀厚度恢复及其对上古生界烃源岩热演化程度的影响 [J].
高胜利 ;
任战利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2) :180-186
[5]   利用声波时差资料恢复剥蚀量方法研究与应用 [J].
付晓飞 ;
李兆影 ;
卢双舫 ;
付广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4, (01) :9-11+74
[6]   利用声波测井数据估算西湖凹陷地层剥蚀量 [J].
尚可耘 ;
贾健谊 ;
周祖翼 ;
梁连喜 .
海洋石油, 2001, (03) :12-15
[7]   用声波测井资料计算剥蚀量的方法改进 [J].
刘景彦 ;
林畅松 ;
喻岳钰 ;
武法东 ;
姜亮 ;
陈志勇 .
石油实验地质, 2000, (04) :302-306
[8]   活动性强、深部作用活跃——中国沉积盆地的两个重要特点 [J].
刘池洋 ;
赵重远 ;
杨兴科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1) :1-6+23
[9]   柴达木盆地北缘中生界剥蚀厚度恢复 [J].
牟中海 ;
陈志勇 ;
陆廷清 ;
由福报 ;
李德旗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1) :58-60+15
[10]   改造型盆地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J].
张抗 .
新疆石油地质, 1999, (01) :65-7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