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自生绿泥石对砂岩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关系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华庆地区三叠系长8油层组为例
被引:18
作者:
兰叶芳
[1
,2
]
黄思静
[1
,2
]
梁瑞
[1
,2
]
张雪花
[1
,2
]
机构:
[1]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2] 不详
关键词:
自生绿泥石;
孔隙度;
渗透率;
长8油层组;
姬塬—华庆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78 [矿物分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主要以孔隙衬里方式产出的自生绿泥石是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华庆地区三叠系长8油层组含量最高的自生黏土矿物。自生绿泥石含量与砂岩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关系的计算表明,自生绿泥石对姬塬—华庆地区砂岩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关系产生直接影响。总的来说,随着砂岩中自生绿泥石含量的增加,要获得相同渗透率所需要的孔隙度是增加的;但对于不同的渗透率区间和不同的自生绿泥石含量,获得相同渗透率所需要孔隙度增加的幅度是不同的。基于自生绿泥石对孔隙度-渗透率关系的影响,在考虑姬塬—华庆地区的孔隙度下限(如进行与孔隙度有关的储量计算或定义渗砂岩)时应考虑自生绿泥石含量的高低。假定以0.1×10-3μm2的渗透率为参照,对于姬塬—华庆地区长8油层组而言,缺乏自生绿泥石或自生绿泥石含量较低时,可以考虑采用7%8%的孔隙度下限;当自生绿泥石含量较高时,如自生绿泥石的质量分数为8%10%或更高的时候,则应该考虑采用9%10%的孔隙度下限。
引用
收藏
页码:313 / 320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