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古近系原型盆地中绿泥石的成分演化特征及其盆地古地温梯度

被引:22
作者
赵明 [1 ]
陈小明 [1 ]
季峻峰 [1 ]
张哲 [1 ]
张耘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2] 江苏省工程物理勘探局
关键词
古近系; 济阳坳陷; 绿泥石成分; 绿泥石地温计; 古地温; 古地温梯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P578.962 [绿泥石族];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070901 ;
摘要
东营凹陷、惠民凹陷和沾化凹陷是山东济阳坳陷的组成部分,并且是济阳坳陷内的主要油气勘探开发区.主要运用绿泥石地温计,通过对东营凹陷、惠民凹陷和沾化凹陷埋藏古地温的研究,探讨了济阳坳陷古近系原型盆地的热历史及其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绿泥石成分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Si4+的含量逐渐变少,AlⅣ的含量则逐渐增多;其种属由富硅的辉绿泥石演变为贫硅的铁镁绿泥石、蠕绿泥石.蠕绿泥石仅出现于埋深大,温度高,地层相对老的区域,而辉绿泥石则出现于埋深相对浅,温度较低,地层相对较新的区域,铁镁绿泥石的分布区域介于两者之间.在古近系时期盆地中绿泥石的形成温度如下:东营凹陷中绿泥石的形成温度为171~238℃,惠民凹陷中绿泥石的形成温度为160~202℃,沾化凹陷中绿泥石的形成温度为135~180℃.不同凹陷盆地中绿泥石在形成温度上的差异与构造裂陷作用发生的时间有关.温度高意味着裂陷作用发生的时间相对较早.由绿泥石的形成温度与埋藏深度的关系获得济阳坳陷古近系原型盆地的平均古地温梯度约为38.3℃/km,它高于现今地温梯度值(29~30℃/km),此热异常现象主要受裂陷盆地构造动力学演化模式的制约.
引用
收藏
页码:1141 / 114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热历史及构造-热演化特征 [J].
邱楠生 ;
李善鹏 ;
曾溅辉 .
地质学报, 2004, (02) :263-269
[2]   运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十万山盆地的地热史 [J].
汪新伟 ;
汪新文 ;
韩效忠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4) :385-390+412
[3]   渤海湾盆地东营、沾化凹陷早第三纪同沉积断裂作用对沉积充填的控制 [J].
林畅松 ;
郑和荣 ;
任建业 ;
刘景彦 ;
邱以刚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11) :1025-1036
[4]   济阳坳陷地温场分布特征 [J].
龚育龄 ;
王良书 ;
刘绍文 ;
郭令智 ;
蔡进功 .
地球物理学报, 2003, (05) :652-658
[5]   济阳坳陷大地热流分布特征 [J].
龚育龄 ;
王良书 ;
刘绍文 ;
李成 ;
韩用兵 ;
李华 ;
刘波 ;
蔡进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4) :384-391
[6]   金山金矿热液蚀变粘土矿物特征及水-岩反应环境研究 [J].
华仁民 ;
李晓峰 ;
张开平 ;
季峻峰 ;
张文兰 .
矿物学报, 2003, (01) :23-30
[7]   山东济阳拗陷第三纪玄武岩的铅同位素研究 [J].
沈渭洲 ;
赵连泽 ;
赵明 ;
孔庆友 ;
蔡元峰 .
地质学报, 2002, (01) :33-38
[8]   用镜质体反射率重建沉积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J].
李荣西 ;
张锡云 ;
金奎励 .
矿物学报, 2001, (04) :705-709
[9]   埋藏成岩过程中绿泥石化学成分的演化 [J].
潘燕宁 ;
周凤英 ;
陈小明 ;
季峻峰 ;
王汝成 .
矿物学报, 2001, (02) :174-178
[10]   胜利油区东营凹陷热史分析──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 [J].
郭随平,施小斌,王良书,王捷,周光甲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6, (01) :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