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控三角洲河口坝地下储层构型精细解剖方法

被引:62
作者
温立峰 [1 ,2 ]
吴胜和 [1 ,2 ]
王延忠 [3 ]
岳大力 [1 ,2 ]
李艳平 [4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
[4] 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河控三角洲; 胜坨油田; 储层构型; 河口坝; 隔层; 夹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以胜坨油田胜二区沙二段8砂组为例,应用岩芯、测井,动态等资料,对研究区单一河口坝、单一河口坝内部增生体进行识别划分,形成一套针对河口坝地下储层构型精细解剖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归纳3种单一河口坝识别标志:区域性曲线形态及地层厚度差异;坝缘微相的出现;夹层个数的差异。在密井网区利用丰富的动态资料,运用"模式拟合,动态验证"的研究思路得出该区单一河口坝内部3级界面倾角为2°4°,为全区的河口坝解剖提供了定量、可靠的的地质模式,最终建立研究区真正意义上的三维储层构型模型,为寻找剩余油及挖潜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072 / 107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胜坨油田精细地质研究.[M].孙梦茹等著;.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
[2]  
第二届国际储层表征技术研讨会译文集.[M].刘孟慧等编译;.石油大学出版社.1990,
[3]   点坝内部侧积层倾角控制因素分析及识别方法 [J].
周银邦 ;
吴胜和 ;
岳大力 ;
杜庆龙 ;
钟欣欣 ;
刘志鹏 ;
刘江丽 ;
白振强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3 (02) :7-11
[4]   辫状河储层构型分析 [J].
刘钰铭 ;
侯加根 ;
王连敏 ;
薛建军 ;
刘显贺 ;
付晓亮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3 (01) :7-11+17
[5]   河控三角洲河口坝构型分析 [J].
辛治国 .
地质论评, 2008, (04) :527-531+581
[6]   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储层构型界面层次表征 [J].
李云海 ;
吴胜和 ;
李艳平 ;
程会明 ;
辛志国 ;
赵红兵 ;
崔文富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7, (06) :49-52+169
[7]   曲流河点坝地下储层构型精细解剖方法 [J].
岳大力 ;
吴胜和 ;
刘建民 .
石油学报, 2007, (04) :99-103
[8]   储层地质建模的现状与展望 [J].
吴胜和 ;
李宇鹏 .
海相油气地质, 2007, (03) :53-60
[9]   我国油藏开发地质研究进展 [J].
李阳 .
石油学报, 2007, (03) :75-79
[10]   河口坝砂体构型精细解剖 [J].
何文祥 ;
吴胜和 ;
唐义疆 ;
方辉 ;
王志欣 ;
徐怀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5) :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