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东南隆起沉积-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历史

被引:11
作者
许怀智 [1 ]
张岳桥 [2 ]
刘兴晓 [3 ]
周成刚 [3 ]
许建华 [3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3]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库尔勒分院
关键词
地震层序; 沉积-构造特征; 演化历史; 平衡剖面; 塔东南隆起; 塔里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基于地震剖面、岩心、测井和露头剖面等资料分析,运用平衡剖面复原技术,论述了塔里木盆地塔东南隆起带古生代以来的沉积-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历史。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出6个地层不整合界面,划分了5个主要地层构造层序。指出塔东南隆起形成于晚奥陶世加里东运动,经历了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喜山多次构造运动,在中生代以陆内变形为主,受到南北两条主边界断裂的控制,于中生代早期发生伸展断陷,并遭受晚新生代喜山运动的强烈挤压改造,形成了现今两凹两凸的构造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1030 / 1045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1]   阿尔金山南缘断裂带的分段分带特征及其构造演化 [J].
伍跃中 ;
王战 ;
陈守建 ;
张转 .
地质学报, 2008, (09) :1195-1209
[2]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侏罗纪沉积相特征与古环境再造 [J].
程晓敢 ;
廖林 ;
陈新安 ;
郭群英 ;
卡德尔 ;
陈汉林 ;
杨树锋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8, (04) :519-525
[3]   塔东南构造演化和上新世以来的构造格架 [J].
王步清 ;
潘正中 ;
郭群英 ;
罗俊成 ;
蒲振山 .
新疆石油地质, 2007, (06) :704-706
[4]   塔东南地区构造单元划分新方案 [J].
潘正中 ;
郭群英 ;
王步清 ;
李明和 ;
蒲振山 ;
韩利军 .
新疆石油地质, 2007, (06) :781-783
[5]   塔里木盆地东南侏罗纪断陷盆地形成机理及演化分析 [J].
丁长辉 ;
单玄龙 ;
王凤俊 ;
王贵重 ;
杨书江 ;
杜大伟 .
新疆地质, 2007, (01) :81-86
[6]   青藏高原北缘西昆仑造山带构造演化:来自锆石SHRIMP及LA-ICP-MS测年的证据 [J].
张传林 ;
陆松年 ;
于海锋 ;
叶海敏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2) :145-154
[7]   阿尔金断裂带年代学和阿尔金山隆升 [J].
刘永江 ;
Franz Neubauer ;
葛肖虹 ;
Johann Genser ;
袁四化 ;
李伟民 ;
巩庆林 ;
陈元忠 .
地质科学, 2007, (01) :134-146+188
[8]   塔里木盆地东南地区若参1井天然气成因初探 [J].
张斌 ;
肖中尧 ;
吴英 ;
卢玉红 ;
李明和 ;
刘永福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04) :586-589
[9]   南天山:晚古生代还是三叠纪碰撞造山带? [J].
高俊 ;
龙灵利 ;
钱青 ;
黄德志 ;
苏文 ;
Reiner KLEMD .
岩石学报, 2006, (05) :1049-1061
[10]   阿尔金碰撞造山带西段的构造特征 [J].
覃小锋 ;
李江 ;
陆济璞 ;
许华 ;
胡贵昂 ;
周府生 ;
李乾 .
地质通报, 2006, (Z1) :10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