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犯处罚根据的全新定位——改良的纯粹惹起说之提倡

被引:12
作者
秦雪娜
机构
[1]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共犯; 处罚根据; 纯粹惹起说; 违法相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共犯的处罚根据是共同犯罪的基础问题,对其定位是否准确至关重要。关于共犯的处罚根据,学界多支持修正惹起说或混合惹起说,进而强调共犯具有违法从属的特质。然而,修正惹起说不仅在论证方法上倒为因果,在具体问题上亦不能自圆其说。混合惹起说在论证方法上自相矛盾,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也有局限性。纯粹惹起说主张共犯具有独立的违法性和有责性,其实在论理上更加可取,适用于具体问题时也更灵活。但出于法治国原则的要求,纯粹惹起说应接受构成要件的限制进行自我改良,由此才能更加合理地划定共犯的处罚范围。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97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身份犯共犯的实质客观论 [J].
杜宣 .
政治与法律, 2015, (02) :93-103
[2]  
正犯、共犯违法关系的再厘定——以对包胜芹教唆抢劫案的分析为中心.[J].周啸天;.刑事法判解.2014, 02
[4]   论教唆、帮助自杀行为的可罚性 [J].
李洁 ;
谭堃 .
政治与法律, 2013, (06) :113-121
[5]   自杀行为违法性之否定——与钱叶六博士商榷 [J].
王钢 .
清华法学, 2013, 7 (03) :143-164
[6]   共同犯罪行为共同说的合理性及其应用 [J].
黎宏 .
法学, 2012, (11) :112-117
[7]   参与自杀的可罚性研究 [J].
钱叶六 .
中国法学, 2012, (04) :99-111
[8]   共犯对正犯故意的从属性之否定 [J].
张明楷 .
政法论坛, 2010, 28 (05) :11-19
[9]  
走向共犯的教义学——一个学术史的考察.[J].陈兴良;.刑事法评论.2009, 02
[10]  
论共犯之独立性与从属性.[J].陈子平;.刑事法评论.2007,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