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与分布式电源协同有序控制研究

被引:21
作者
杨冰 [1 ,2 ]
王丽芳 [1 ,3 ]
廖承林 [1 ,3 ]
吉莉 [1 ]
徐冬平 [1 ,3 ]
董凤宇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电力电子与电气驱动重点实验室电工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
[4]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分布式电源; 分层有序控制; 协同控制;
D O I
10.19595/j.cnki.1000-6753.tces.2015.14.056
中图分类号
U469.72 [电动汽车]; TN86 [电源];
学科分类号
0807 ; 0810 ; 081001 ;
摘要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分层控制的有序充电控制架构,能够与传统电网控制架构融合的基础上,实现配电网范围内电动汽车和分布式可再生电源的协同有序控制。协同控制系统分为两层:配电网控制系统和站级控制系统。配电网控制系统以配电变压器处负荷方差最小为目标,以电动汽车总充电能量需求,充电功率为约束进行有序调度,并把调度计划上传给电网调度中心,以安排发电机出力;站级系统以实际充电曲线与调度指令误差最小为目标,以单台电动汽车和换电电池的充电电量需求为约束,进行实时有序充电控制。以北京市某地区实际数据为例,验证了协同控制系统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19 / 42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含电动汽车充电站的风光互补系统容量优化配置 [J].
张颖达 ;
刘念 ;
张建华 ;
李洋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3, 41 (15) :126-134
[2]   含光伏发电系统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多目标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J].
陈征 ;
肖湘宁 ;
路欣怡 ;
刘念 ;
张建华 .
电工技术学报, 2013, 28 (06) :238-248
[3]   可再生能源与电动汽车充放电设施在微电网中的集成模式与关键问题 [J].
肖湘宁 ;
陈征 ;
刘念 .
电工技术学报, 2013, 28 (02) :1-14
[4]   大规模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及影响因素 [J].
杨冰 ;
王丽芳 ;
廖承林 .
电工技术学报, 2013, 28 (02) :22-27+35
[5]   基于微电网的电动汽车换电站运营策略 [J].
苗轶群 ;
江全元 ;
曹一家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 36 (15) :33-38+100
[6]   电动汽车充电与风电协同调度的碳减排效益分析 [J].
于大洋 ;
黄海丽 ;
雷鸣 ;
李新 ;
张波 ;
韩学山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 36 (10) :14-18
[7]   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的影响与利用 [J].
胡泽春 ;
宋永华 ;
徐智威 ;
罗卓伟 ;
占恺峤 ;
贾龙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 32 (04) :1-10+25
[8]   区域电网电动汽车充电与风电协同调度的分析 [J].
于大洋 ;
宋曙光 ;
张波 ;
韩学山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1, 35 (14) :24-29
[9]   计及电动汽车和风电出力不确定性的随机经济调度 [J].
赵俊华 ;
文福拴 ;
薛禹胜 ;
董朝阳 ;
辛建波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0, 34 (20) :22-29
[10]   基于自调节粒子群算法的电力系统经济负荷分配 [J].
张雪雯 ;
李艳君 .
电网技术, 2006, (18) :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