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玉米抗倒伏性状的配合力效应及通径分析
被引:59
作者:
王永学
张战辉
刘宗华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来源:
关键词:
玉米;
抗倒伏性;
配合力;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D O I:
10.16445/j.cnki.1000-2340.2011.01.011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不同杂优类群的4个玉米自交系为父本,5个含热带血缘的自交系为母本,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组配成20个杂交组合,采用裂区设计进行田间试验,对株高、穗位高、茎秆强度、入土次生根条数、倒伏率等8个性状进行配合力效应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调查的8个性状方面,父母本各自之间配合力效应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基因型差异,父本×母本互作效应除节间长、茎粗和入土次生根条数不显著外,其余性状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各性状父母本的GCA方差是SCA方差的3~34倍,表明在抗倒伏性状的遗传变异中,基因加性效应起主导作用.本研究材料中,郑58的抗倒性配合力最强,其次是87-1,可选择使用;抗倒伏性与株高、穗位高、茎秆强度、茎粗、入土次生根条数均极显著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入土次生根条数、茎秆强度和穗位高对抗倒性的直接效应最大,加强对这些性状的选择是提高抗倒伏性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