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在公园湖泊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22
作者
张欢
纪桂霞
机构
[1] 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
关键词
公园湖泊; 水质标识指数; 水质评价; 富营养化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2011年8月对上海市12个公园中的13个湖泊水体进行了调查。对综合水质指数中各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的权重进行了改进与选择,根据调查资料,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被调查水体的水质状况及营养状态进行了评价,用评分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验证了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应用于湖泊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所调查的湖泊中,仅有15.4%的公园湖泊综合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要求,处于富营养化状态的公园湖泊占53.8%,湖泊中TN和CODCr污染最严重,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简便易用,能全面反映水质状况,评价结果科学合理,适合在公园湖泊富营养化评价中推广使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46 / 15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基于聚类分析和水质标识指数的水质评价方法 [J].
张旋 ;
王启山 ;
于淼 ;
吴京 .
环境工程学报, 2010, 4 (02) :476-480
[2]   湖泊营养状态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及检验 [J].
徐祖信 ;
姜雅萍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7 (08) :1044-1048
[3]   河流综合水质评价方法比较研究 [J].
尹海龙 ;
徐祖信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05) :729-733
[4]   北京城区水华发生氮磷比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J].
崔莉凤 ;
游亮 ;
黄振芳 ;
刘载文 .
环境科学与技术 , 2007, (10) :47-49+118
[5]   氮、磷对水华发生的影响 [J].
陈琼 .
生物学通报, 2006, (05) :12-14
[6]   模糊识别在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J].
田景环 ;
邱林 ;
柴福鑫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7) :950-953
[7]   我国河流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方法研究 [J].
徐祖信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482-488
[8]   我国河流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方法研究 [J].
徐祖信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321-325
[9]   用灰色聚类法对荔湾湖水质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 [J].
朱庆峰 ;
廖秀丽 ;
陈新庚 ;
张淑娟 .
中国环境监测, 2004, (02) :47-50
[10]   几种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探讨 [J].
朱静平 .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2, (04) :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