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对比探讨华北克拉通早期地质演化与板块构造过程

被引:26
作者
李江海
牛向龙
T.KUSKY
A.POLAT
机构
[1] 教育部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DepartmentofEarthandAtmosphericSciences,DepartmentofEarthSciences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SaintLouisUniversity,StLouis,MO,UniversityofWindsor,Windsor,ON,CanadaNBP
关键词
古板块; 太古宙; 华北; 碰撞造山; 超大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1 [地球动力学与大地构造理论];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板块构造理论为 2 0世纪取得的重大科学成就。如何在新世纪发展板块构造、推动大陆动力学研究成为新的挑战。世界古大陆前寒武纪地质研究在花岗岩绿岩带、高级变质区 ,新太古代造山作用 ,早期大洋地质记录与古板块构造 ,以及超级大陆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在此全球构造背景下 ,华北早期地质演化的相关重大问题包括 :新太古代典型造山带地质演化、碰撞过程及其盆山耦合作用。围绕新太古代蛇绿岩的研究 ,特别是豆荚状铬铁矿及地幔岩 ,将提供早期大洋岩石圈性质、扩张运移过程的重要线索 ,并提出早期板块边界划分标志及其洋陆作用过程。华北中部造山带及蛇绿岩混杂带的洲际对比 ,对认识华北与最古老超级大陆聚合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73 / 28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豆荚状铬铁矿豆状结构成因机制探讨——以遵化地区豆荚状铬铁矿为例 [J].
陈征 ;
李江海 ;
黄雄南 ;
程素华 .
地学前缘, 2004, (01) :215-223
[2]   新太古代大洋岩石圈地幔的显微变形探讨——以遵化蛇绿混杂岩带为例 [J].
黄雄南 ;
李江海 ;
牛向龙 ;
冯军 .
自然科学进展, 2003, (05) :49-55+115
[3]   恒山中段新太古代高压麻粒岩区的构造特征 [J].
黄雄南 ;
李江海 ;
A KRONER .
地质论评, 2003, (02) :138-145+227
[4]   豆荚状铬铁矿:古大洋岩石圈残片的重要证据 [J].
李江海 ;
牛向龙 ;
黄雄南 ;
冯军 .
地学前缘, 2002, (04) :235-246
[5]   太行山-恒山太古代古老陆块: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制约 [J].
刘树文 ;
李江海 ;
潘元明 ;
张健 ;
李秋根 ;
黄雄南 .
自然科学进展, 2002, (08) :44-51
[6]   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基性火山作用与地壳增生 [J].
耿元生 ;
万渝生 ;
沈其韩 .
地质学报, 2002, (02) :199-208
[7]   辽西豆荚状铬铁矿的发现及其意义 [J].
李江海 ;
牛向龙 ;
陈征 ;
冯军 ;
黄雄南 .
岩石学报, 2002, (02) :187-192+258
[8]   恒山地区变基性岩墙群的发现及“五台群”绿岩地层的解体 [J].
李江海 ;
黄雄南 ;
刘树文 ;
张志强 ;
A.Krner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11) :902-910
[9]   华北克拉通对前寒武纪超大陆旋回的基本制约 [J].
李江海 ;
侯贵廷 ;
黄雄南 ;
张志强 ;
钱祥麟 .
岩石学报, 2001, (02) :177-186
[10]   太古宙—元古宙界线研究现状 [J].
李江海 ;
黄雄南 ;
钱祥麟 ;
刘树文 .
高校地质学报, 2001, (01) :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