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杏棉复合系统条件下棉花冠层的光特性

被引:14
作者
张建雄 [1 ]
刘春惊 [2 ]
张保军 [1 ]
谭永军 [2 ]
陈瑞萍 [2 ]
陈耀锋 [1 ]
李中国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 新疆轮台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关键词
杏棉复合系统; 棉花; 光照强度; 光合有效辐射; 叶面积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2.048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了探明杏棉复合系统条件下棉花冠层光合特性及遮荫对棉花产量的动态影响,以中棉43号为试材,研究了4种复合系统下棉花冠层光照强度、光合有效辐射(PAR)、叶面积指数(LAI)及产量构成要素。结果表明:宽幅棉花冠层光照强度、PAR、LAI优于窄幅棉花(即:6 m×4 m>6 m×3 m>4 m×2 m>4 m×1.5 m),棉花冠层各光合指标在间作带中从东到西呈现出由小增大再减小的变化趋势;4种复合系统下棉花产量及主要生长指标有较大差异,其中各系统间籽棉产量、蕾铃脱落率、收获株数均达到极显著差异,6 m×4 m模式下平均籽棉产量达到6 092.59 kg/hm2,是4 m×1.5 m模式的3.1倍;各复合系统产值与单作田产值的大小表现为6 m×4 m>6 m×3 m>CK>4 m×1.5 m>4 m×2 m。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7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枣麦间作系统小气候效应研究初报 [J].
俞涛 ;
宋锋惠 ;
卓热木塔西 ;
史彦江 .
新疆农业科学, 2009, 46 (02) :338-345
[2]   杏麦间作复合群体内主要农业气象因素变化特点初探 [J].
陈兴武 ;
雷钧杰 ;
赵奇 ;
青廉 .
新疆农业科学, 2007, (06) :775-778
[3]   杨粮复合系统内生态因子的变化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J].
赵忠宝 ;
万福绪 ;
刘奕琳 .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02) :61-62+72
[4]   南疆杏树坐果率低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J].
木塔里甫 ;
阿达来提 .
山西果树, 2006, (02) :27-28
[5]   额济纳地区苜蓿地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基本特征 [J].
姚济敏 ;
高晓清 ;
冯起 ;
谷良雷 ;
朱德琴 .
高原气象, 2005, (05) :772-776
[6]   玉米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三维空间分布的测定和分析 [J].
王锡平 ;
李保国 ;
郭焱 ;
翟志席 .
作物学报, 2004, (06) :568-576
[7]   平原农区果农间作种植模式研究 [J].
蒋文伟 ;
牛生明 ;
侯正年 .
新疆农业科学, 2000, (06) :243-247
[8]   利用林窗部分转换技术测定苹果树冠层结构 [J].
李伏生 ;
Shabtai Cohen .
果树科学, 2000, (02) :101-104
[9]   果粮间作系统小气候效应的研究 [J].
崔学明 ;
闫洁 ;
李连国 ;
姚贵平 .
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 1998, (03) :59-62
[10]   棉花群体冠层结构与干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关系 [J].
赵中华 ;
刘德章 ;
郭美丽 .
棉花学报, 1997, (02) :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