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5─13日中国东部发生了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及重污染天气.采用AQI数据分析此次大气重污染过程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应用NCEP(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以及地面、小球探空数据,分析了主要天气型演变、边界层及上空的风场、气象条件特征,以研究此次秋季重污染天气的气象成因和形成过程.结果表明:1华北、东北是此次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其域内各城市持续数日的污染演变可分为AQI显著上升、持续高值、下降3个阶段.2在AQI上升阶段(10月6—8日),受大陆高压控制,东部地区出现较弱地方风场和偏南风输送风场,风速在02 ms,相对湿度在22%86%,3 000 m逆温显著利于污染物积累.3在持续污染阶段(10月8—11日),海上高压滞留,再加上台风"凤凰"北上阻挡大陆高压影响,使东部地区出现持续4 d的偏南风、偏东风弱风场,风速在14 ms,相对湿度为57%96%,造成严重污染.4在AQI下降阶段(10月11—12日),后续大陆高压南下,前部冷锋利于污染物清除,风速达到6 ms,是AQI降低的主要天气背景场.因此,持续出现的稳定天气形势是导致此次中国东部重污染天气的主要气象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