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港赤潮监控区水质状况的动态变化

被引:5
作者
张丽旭
马越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
[2] 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 上海
[3] 上海
关键词
象山港; 赤潮监控区; 水质; 相关分析; 动态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4 [海洋监测];
学科分类号
0804 ; 082803 ;
摘要
根据2002年4~9月份象山港赤潮监控区水质监测基础资料,建立表、底层DO、COD、DIN、DIP以及水质指数(A)和富营养化状态指数(E)时间序列,运用变异系数和相关分析法,探讨了象山港赤潮监控区在赤潮多发期水质状况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赤潮多发期,监控区水质有机污染程度和富营养化状态较严重,明显呈低P高N状态;各环境参数的动态变化存在着明显差异;各环境参数对水质有机污染程度和富营养化状态的贡献也存在显著差异,且赤潮监控区水质富营养化指数与水质指数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象山港网箱养鱼区海水营养盐变化研究 [J].
叶勇 ;
徐继林 ;
应巧兰 ;
魏丹毅 ;
陈全震 ;
宁修仁 .
海洋环境科学, 2002, (01) :39-41
[2]   长江口海区一次骨条藻赤潮发生过程的多元分析 [J].
黄秀清 ;
蒋晓山 ;
陶然 ;
洪君超 .
海洋环境科学, 2000, (04) :1-5
[3]   象山港海域水质状况评价 [J].
郑云龙 ;
朱红文 ;
罗益华 .
海洋环境科学, 2000, (01) :56-59
[4]   南海大鹏湾海洋卡盾藻赤潮发生的环境背景 [J].
齐雨藻 ;
黄长江 .
海洋与湖沼, 1997, (04) :337-342
[5]   南海大鹏湾夜光藻种群生态及其赤潮成因分析 [J].
黄长江 ;
齐雨藻 ;
黄奕华 ;
林小涛 .
海洋与湖沼, 1997, (03) :245-255
[6]   湖泊富营养化综合评价方法 [J].
蔡庆华 .
湖泊科学, 1997, (01) :89-94
[7]   大鹏湾盐田水域赤潮期间水质锰的变化规律 [J].
梁舜华 ;
张红标 .
海洋通报, 1993, (02) :13-16
[8]   大鹏湾、大亚湾营养盐含量与赤潮生物关系的初探附视频 [J].
李锦蓉 ;
吕颂辉 ;
梁松 .
海洋通报, 1993, (02) :23-29
[9]   浙江沿海富营养化程度的初步探讨 [J].
蒋国昌 ;
王玉衡 ;
董恒霖 ;
唐仁友 .
海洋通报, 1987, (04) :38-46
[10]  
大鹏湾环境与赤潮的研究[M]. 海洋出版社 , 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等主编,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