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生理论的中国特色保护类村庄振兴类型细分研究

被引:40
作者
杨坤
芮旸
李宜峰
杨钰华
机构
[1]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特色保护类村庄; 共生理论; 类型细分; 振兴模式;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特色保护类村庄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确定的4种村庄基本类型之一,但其分异明显,仍需进一步细分类型以精准施策。论文坚持问题导向和理论指引的分类思路,针对特色保护类村庄内蕴的保护与发展对立统一关系,借鉴共生理论构建其共生系统概念模型,根据系统类型及构成的差异划分村庄振兴类型,筛选出8173个国家级特色保护类村庄作为实证研究样本,初步提出一套简便实用的类型识别流程及方法,据此逐层判断样本类型并分类明确振兴模式。结果表明:(1)特色保护类村庄共生系统分为外共生型、内共生型和内外共生兼具型3种,存在村庄与外部有机体共生、村庄特色资源与产业共生、村庄特色文化资源与人居环境共生以及村庄特色资源、产业与外部有机体共生等4类共生关系;(2)特色保护类村庄振兴类型基于共生关系表征的异同抽象归纳为10种,样本据此细分为47个旅游目的地型、75个文旅融合型、251个农旅融合型、47个特色农业型、442个景区依托型、1463个市场拉动型、2159个交通推动型、160个历史记忆保护型、1543个民族特色保护型和1986个地域文化保护型村庄;(3)特色保护类村庄振兴模式因类型而异,包括"优化升级、示范引领""深度融合、增值赋能""品牌强农、特色集聚""借力景区、村景互补""瞄准市场、乡城对接""联动交通、一体共生"和"活态保护、留住乡愁"7种。
引用
收藏
页码:1861 / 1875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县域村庄分类模式研究——以山东省莱州市为例 [J].
王梦婧 ;
吕悦风 ;
吴次芳 ;
邱怡凯 .
城市发展研究, 2020, 27 (09) :1-7
[2]   基于POI数据和引力模型的村庄分类方法研究 [J].
陈伟强 ;
代亚强 ;
耿艺伟 ;
高涵 ;
马月红 .
农业机械学报, 2020, 51 (10) :195-204
[3]   基于等级合理性和居业协同度的村庄类型识别与振兴路径研究 [J].
方方 ;
李裕瑞 ;
何仁伟 .
地理科学进展, 2020, 39 (06) :1060-1072
[4]   基于“三生空间”演化模拟的村庄类型识别研究——以湖南省常宁市为例 [J].
杨浩 ;
卢新海 .
中国土地科学, 2020, 34 (06) :18-27
[5]   基于“类型-等级-潜力”综合视角的村庄特征识别与整治对策 [J].
冯丹玥 ;
金晓斌 ;
梁鑫源 ;
韩博 ;
肖颖 ;
吴小欢 ;
周寅康 .
农业工程学报, 2020, 36 (08) :226-237+326
[6]   发展转型视域下的乡村空间分化、重构与治理研究进展及展望 [J].
杨忍 ;
罗秀丽 .
热带地理, 2020, 40 (04) :575-588
[7]   规划引导下利津县村庄分类与整治策略 [J].
杨绪红 ;
吴晓莉 ;
范渊 ;
韩秀叶 ;
张苏宁 ;
金晓斌 .
农业机械学报, 2020, 51 (05) :232-241+323
[8]   面向乡村振兴战略的村庄分类方法与实证研究 [J].
李裕瑞 ;
卜长利 ;
曹智 ;
刘烜赫 ;
刘彦随 .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 (02) :243-256
[9]   农牧交错带乡村空间发展类型及影响因素研究 [J].
璩路路 ;
李裕瑞 ;
李琳娜 ;
曹智 .
经济地理, 2019, 39 (10) :153-161
[10]   乡村振兴村庄类型识别与振兴策略研究——以山西省长子县为例 [J].
乔陆印 .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 (09) :1340-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