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行政村”的性质转型与治理逻辑——以湘、粤等地村民自治“基本单元”的改革为例

被引:7
作者
胡平江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行政村; 基本单元; 治理逻辑;
D O I
10.15991/j.cnki.411028.2020.02.002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不同性质的基本单元需要不同的治理逻辑。由于受特定的历史社会条件的制约,当前作为村民自治基本单元的"行政村"处于"行政性质、自治运转"的矛盾状态,抑制了乡村治理的有效性。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许多地方政府采用单元"上移"或"下沉"的方法来改变单元性质及其治理形态。其中,"单元上移",是强化国家对基本单元的控制,使国家资源更集中、高效地投入,"单元下沉",是国家将基本单元的划定权让渡给社会,以此激活社会资源的自我供给能力。但是单一的基本单元始终无法满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强化公共服务、激活社会自治的多重需求。因此,需要打破传统单一的基本单元观念,建立复合单元理念,实现单元的灵活设定和治理资源的多元供给。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2]   乡村振兴与村治改革 [J].
谭秋成 .
学术界, 2018, (07) :28-37
[3]   便于自治:探索村民自治基本单元的组织基础 [J].
胡平江 ;
刘思 .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0 (02) :23-28
[4]   复合政治:自然单元与行政单元的治理逻辑——基于“深度中国调查”材料的认识 [J].
邓大才 .
东南学术, 2017, (06) :25-37+246
[5]   找回自治:对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探索 [J].
徐勇 ;
赵德健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53 (04) :1-8
[6]   沿着民主法治的轨道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J].
俞可平 .
求是, 2014, (08) :36-37
[7]  
国家治理体系:概念、结构、方式与现代化.[J].徐邦友;.当代社科视野.2014, 01
[8]   在“国家—社会”理论视野中的中国现代国家建构 [J].
任剑涛 .
天津社会科学, 2012, (04) :48-59
[9]   “组为基础,三级联动”:村民自治运行的长效机制——广东省云浮市探索的背景与价值 [J].
徐勇 ;
周青年 .
河北学刊, 2011, 31 (05) :96-102
[10]   村社理性:破解“三农”与“三治”困境的一个新视角 [J].
温铁军 ;
董筱丹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0, 14 (04)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