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发展阶段对流云合并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16
作者
翟菁 [1 ,2 ,3 ,4 ]
胡雯 [1 ]
冯妍 [1 ,4 ]
黄勇 [1 ,4 ]
机构
[1]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3] 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4] 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强对流; 对流云; 合并; 云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5 [云];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使用MM5(Mesoscale Model5,简称MM5)中尺度模式和雷达组网产品,对2008年7月22日发生在安徽等地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对流云合并现象进行观测和数值模拟分析。观测结果表明,30dBZ以上回波水平尺度约10km,回波中心相距近20km的小单体通过合并形成了水平尺度几十公里的大单体。首先是外围较弱的回波相连接,其次是中低层的强回波中心发生合并,合并后有雷达回波中的强回波面积增加等现象出现。对模拟结果和观测资料进行的对比验证的结果表明,模拟结果和实况特征基本一致。基于雷达观测结果和第三层细网格模拟结果,对两类不同发展阶段的对流单体之间的合并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当两个单体都处于相近的发展阶段,合并后单体发展增强;当一个单体强度大于另一个单体时,合并后一个单体得到增强,另一个单体减弱消亡。合并时,两云间下部的低压辐合区会有新的云水中心产生,前一类合并过程中,新产生的云水中心代替了原有的两个云水中心,而后者在合并时,新产生的云水和其中一个原有的云水发生了合并,而另一个云水中心减弱消散了。模拟分析结果还表明,对流云合并过程可引起回波增强、云顶抬高、云水、冰相物质含量增加、地面降水增加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697 / 712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强对流系统中对流云合并的观测分析 [J].
翟菁 ;
黄勇 ;
胡雯 ;
蒋年冲 ;
牟容 .
气象科学, 2011, 31 (01) :100-106
[2]   低纬高原中-γ尺度微单体暴雨个例的观测分析 [J].
徐八林 ;
刘黎平 ;
王改利 ;
杨宇 ;
罗宇清 .
高原气象 , 2010, (03) :778-785
[3]   夏季江淮区域对流云合并的基本特征及影响 [J].
胡雯 ;
黄勇 ;
汪腊宝 .
高原气象 , 2010, (01) :206-213
[4]   云并合的初始位置探讨 [J].
李艳伟 ;
牛生杰 ;
姚展予 ;
罗宁 ;
文继芬 ;
黄浩隽 .
大气科学 , 2009, (05) :1015-1026
[5]   山地对流云并合形成积层混合云的过程分析 [J].
李艳伟 ;
牛生杰 ;
罗宁 ;
文继芬 ;
黄浩隽 .
气象科学, 2009, 29 (02) :2157-2164
[6]   积云并合在强对流系统形成中的作用 [J].
付丹红 ;
郭学良 .
大气科学, 2007, (04) :635-644
[7]   积云并合及相互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J].
黄美元 ;
徐华英 ;
吉武胜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7, (02) :214-224
[8]   云体併合及雹云形成 [J].
王昂生 ;
赵小宁 .
气象学报, 1983, (02) :204-210
[9]   78810冰雹过程的分析 [J].
甄长忠 .
大气科学 , 1981, (04) :456-460
[10]  
A numerical study of cell merger over Cuba – Part I: implementation of the ARPS/MM5 models[J] . Pozo D.,Borrajero I.,Marín J. C.,Raga G. B..Annales Geophysicae . 2006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