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零工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8
作者
武辉芳 [1 ]
谷永超 [2 ]
机构
[1] 河南大学商学院
[2] 河南大学法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零工经济; 任务化; 劳动关系; 劳务关系;
D O I
10.13262/j.bjsshkxy.bjshkx.220909
中图分类号
D922.5 [劳动法];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零工经济的用工形式具有任务化的特征,任务化用工弱化了用工关系的持续性和从属性,使认定零工劳动者与平台企业之间是否成立劳动关系成为难题。究其根源,关键在于劳动法现行保护模式的僵化,即劳动关系全有或全无的二元认定模式。反思我国劳动关系认定的实践,并受域外劳动者保护的三元模式和采用多项因素认定劳动关系的启示,我国应当改变固有的劳动关系认定进路,灵活解释“从属性”的含义,适度从宽认定劳动关系,将缺少人格从属性但具有经济从属性的零工劳动者视为中间类型劳动者;同时,可以考虑制定中间类型劳动者的推定排除规则,将不具有实质就业目的的零工劳动者排除在劳动法保护范围之外。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新就业形态下平台用工关系法律性质的界定规则.[N].单国钧 ;李军 ;王磊 ;吴博文 ;张建清 ;范楷强;.人民法院报.2021,
[2]  
世纪道德.[M].[美]理查德等 著.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3]   平台零工工作者的人力资源管理:挑战与对策 [J].
龙立荣 ;
梁佳佳 ;
董婧霓 .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21, 38 (10) :6-19
[5]   零工群体劳动权益保护研究:域外实践及我国的应对 [J].
涂永前 .
政法论丛, 2021, (02) :64-76
[6]   零工就业中的异质性工作经历与保留工资——来自网约车司机的证据 [J].
杨伟国 ;
李晓曼 ;
吴清军 ;
罗祥艳 .
人口研究, 2021, 45 (02) :102-117
[7]   劳动关系从属性认定标准的理论解释与体系构成 [J].
肖竹 .
法学, 2021, (02) :160-176
[8]   零工经济中的工作关系研究与政策优化 [J].
魏巍 ;
冯喜良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0, 41 (09) :129-144
[9]   “零工经济”下任务化用工的劳动法规制 [J].
班小辉 .
法学评论, 2019, 37 (03) :106-118
[10]   平台革命、零工经济与劳动法的新思维 [J].
丁晓东 .
环球法律评论, 2018, 40 (04) :8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