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港湾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10
作者
张才学
龚玉艳
孙省利
机构
[1]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季节变化; 多样性; 环境因子; 湛江港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8 [水生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9年2月-11月对广东省湛江湾的浮游植物进行了周年的季节调查,结果共检出浮游植物97属311种(包括变种和变型):春季178种、夏季142种、秋季117种、冬季92种,其中硅藻门54属209种,占总种类数的67.2%;甲藻门20属71种,占总种类数的22.8%;蓝藻门9属14种,占总种类数的4.5%;绿藻门9属11种,占总种类数的3.5%;金藻门2属2种,占总种类数的0.6%;裸藻门1属2种,占总种类数的0.6%;隐藻门1属1种,占总种类数的0.3%;针胞藻纲1属1种,占总种类数的0.3%。优势种共有19种:冬季7种、春季4种、夏季7种、秋季7种,全为硅藻,主要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冰河拟星杆藻Asterionellopsis glacialis、浮动弯角藻Eucampia zoodiacus、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gdrus danicus和奇异菱形藻Nitzschia paradoxa等,没有全年广布优势种,群落结构具有亚热带和沿岸性特征;4季均出现的种类共有33种,各季节间共有种类数在34~69种,Jaccard种类相似性指数范围在0.17~0.31,季节更替明显。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平均值分别为3.02和0.43,群落结构较稳定;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在13.60×104-67.33×104cells/L之间,夏季最高,春季次之,冬季最低,属季节单峰型变化,与一般亚热带春、秋季出现丰度高峰不一致。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与叶绿素a和水温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33和0.418(P<0.01,n=112,双尾),与无机氮和活性硅酸盐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93和-0.378(P<0.01,n=112,双尾),与其他环境因子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30 / 53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流沙湾海草床海域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J].
张才学 ;
陈慧妍 ;
孙省利 ;
张瑜斌 ;
张际标 ;
陈春亮 .
生态学报, 2012, 32 (05) :1527-1537
[2]   深圳湾浮游植物的季节变化 [J].
张才学 ;
周凯 ;
孙省利 ;
肖燕冰 ;
陈春亮 ;
张际标 ;
张瑜斌 .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10) :2445-2451
[3]   湛江湾海水富营养化水平和浮游植物多样性分析 [J].
程海鸥 ;
马启敏 ;
杨锋 .
海洋湖沼通报, 2009, (03) :121-126
[4]   徐闻珊瑚礁区浮游植物的季节变化附视频 [J].
张才学 ;
孙省利 ;
谢伟良 ;
谢少英 ;
詹冬玲 ;
张瑜斌 ;
张际标 ;
陈春亮 .
海洋与湖沼, 2009, (02) :159-165
[5]   2003~2004年大亚湾澳头养殖区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数量变动特征 [J].
张玉宇 ;
吕颂辉 ;
齐雨藻 .
海洋环境科学, 2008, (02) :131-134
[6]   湛江港附近海域赤潮生物的种类调查 [J].
张才学 .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4, (06) :28-31
[7]   2000~2001年柘林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数量变动的周年调查 [J].
周凯 ;
黄长江 ;
姜胜 ;
黄文魁 ;
董巧香 .
生态学报, 2002, (05) :688-698
[8]   湛江港浮游植物与赤潮植物的初步研究 [J].
吕颂辉 ;
齐雨藻 ;
钱宏林 ;
梁松 .
海洋与湖沼, 1994, (02) :190-196
[9]  
中国近海赤潮生物图谱[M]. 海洋出版社 , 郭皓主编, 2004
[10]  
中国海藻志[M]. 科学出版社 , 郭玉洁主编,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