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流沙湾海草床海域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13
作者:
张才学
陈慧妍
孙省利
张瑜斌
张际标
陈春亮
机构:
[1]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
来源: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时空分布;
海草床;
流沙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3 [水产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2008年2月至11月对广东省流沙湾海草床海域的浮游植物进行了周年的季节调查,结果共检出浮游植物151种:冬季57种、春季66种、夏季73种、秋季66种,其中硅藻门44属123种,占浮游植物种类数的81.4%;甲藻门11属26种,占浮游植物种类数的17.2%;绿藻门和蓝藻门各1属1种,各占浮游植物种类数的0.7%。优势种共有26种,主要为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威氏角毛藻Chaetoceros weissflogii、圆海链藻Thalassiosira rotula、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等,都是链状群体或个体较细长或较大的种类,没有个体较短小的优势种群;各季节间共有种类数在22—43种,Jaccard种类相似性指数范围在0.211—0.448,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平均值分别为2.12和0.35,群落结构较脆弱;细胞丰度在0.24×104—5.72×104个/L,秋季最高,夏季次之,冬季最低,属季节单峰型变化,与一般亚热带春、秋季出现丰度高峰不一致。相关性分析发现,浮游植物丰度与活性硅酸盐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盐度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其他因子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叶绿素a浓度与水温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浮游动物丰度呈显著的负相关。从浮游植物吸收N、P的配比分析,N为四季的营养限制因子,但从N、P的绝对值看,N和P都是全年的营养限制因子,因此其水质营养类型属于亚热带贫营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527 / 1537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