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弱学校何以可能变革成功:从帮扶补偿到可行能力

被引:14
作者
杨建朝
机构
[1]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薄弱学校; 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帮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5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薄弱学校的改进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要求,改进不佳的原因在于:当前过度强调外界的扶持和帮助,偏重于物质资源和经费的补偿性投入,而忽视薄弱学校的可能的内生发展能力。薄弱学校的改进,根本在于扬弃罗尔斯基于"基本善"的分配正义观,借鉴阿玛蒂亚·森的比较正义理念,综合提升薄弱学校基于实质自由的"可行能力",促进学校的优质化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新时期下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的转变.[M].姚永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2]  
正义的理念.[M].(印) 森;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  
以自由看待发展.[M].[印]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著;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   农村薄弱学校的信心缺失与信任重建 [J].
鲍传友 .
中国教育学刊, 2017, (03) :50-53
[5]   中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报告——基于《教育规划纲要》第三方评估1的证据 [J].
朱德全 ;
李鹏 ;
宋乃庆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 35 (01) :63-77+121
[6]   略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标本兼治”政策 [J].
王鉴 ;
苏杭 .
教师教育研究, 2017, 29 (01) :29-34
[7]   薄弱学校改造的实质及多样化策略 [J].
杨志刚 .
教育科学研究, 2016, (01) :34-37
[9]   多维正义观视角下的教育政策正义性反思——兼及教育正义的三重维度和两种进路 [J].
胡友志 .
基础教育, 2015, 12 (01) :40-47
[10]   内生发展:薄弱学校改造路径选择 [J].
姚永强 ;
范先佐 .
中国教育学刊, 2013, (04) :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