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被引:57
作者
黄文艺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民法典; 社会治理; 权利本位; 公平正义; 道德风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也是社会治理的大宪章。中国民法典作为21世纪世界最新的民法典,为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规则书、路线图、工具箱,是中国民权保障、民生改善、民业兴旺、民心和顺、民风文明的压舱石。民法典坚持权利法定位,创设新型民事权利体系,推进权利本位型社会治理;坚持私法自治理念,构建多元民事主体制度,推进社会治理社会化;坚持契约治理理想,完善共商共治共赢机制,推进社会治理契约化;坚持守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交换正义、分配正义、矫正正义,推进社会治理公正化;坚持私法公法相贯通,推动政府施政理念变革,促进政府治理迈向良政善治;坚持法治德治相融合,弘扬真善美,贬抑假恶丑,促进民风社风向上向善。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37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民法典人格权编几个重要理论问题评析 [J].
刘凯湘 .
中外法学, 2020, 32 (04) :883-915
[2]   民法典: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保障 [J].
王利明 .
中外法学, 2020, 32 (04) :847-864
[3]   论民法典中的道德思维与法律思维 [J].
彭诚信 .
东方法学, 2020, (04) :49-73
[4]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价值阐释与制度修为 [J].
王歌雅 .
东方法学, 2020, (04) :170-183
[5]   论中国民法典的现代化与中国化 [J].
孟勤国 .
东方法学, 2020, (04) :159-169
[6]   民法要扩张 刑法要谦抑 [J].
王利明 .
中国大学教学, 2019, (11) :33-37
[7]   人格权的属性:从消极防御到积极利用 [J].
王利明 .
中外法学, 2018, 30 (04) :845-861
[8]   提高工作预见性 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附视频 [J].
孟建柱 .
社会治理, 2017, (02) :6-29
[9]   民法典编纂中非法人组织主体定位的技术进路 [J].
肖海军 .
法学, 2016, (05) :24-37
[10]   社会治理“过度刑法化”的法哲学批判 [J].
何荣功 .
中外法学, 2015, 27 (02) :523-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