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人格权编几个重要理论问题评析

被引:27
作者
刘凯湘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民法典; 人格权; 私权; 主体资格; 法典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民法典》将人格权独立成编,使得其逻辑体系更为周延与严谨,使得大陆法系的《民法典》增添了新的体系结构类型,是我国《民法典》对世界范围内民法法典化进程的重大贡献。独立成编的体系顺应了尊重与保障人权的历史趋势,为具体的民事活动提供了更为周全的行为规则,为法院审理人格权纠纷案件提供了更为详细的裁判规则。人格权具有宪法权利与民事权利的双重属性,但更主要地是一种民事权利。人格权必须由《民法典》进行规范才能成为真正的法定权利。人格权与主体资格是不同的概念。侵权责任法不能替代人格权法,侵权法无法对人格权的内容、效力、行使、保护等作出详细的规定。人格权是自然人专享的权利,法人不应当享有人格权,但在《民法典》已经明确作出法人人格权规定的情况下,司法实务中应当理解法人人格权的立法主旨在于保护营利法人的商业利益与财产权益。荣誉权的客体不属于人格利益的范畴,进而荣誉权不可能是人格权,将来修订《民法典》时应当将其删除。《民法典》人格权编仍存在不足与待完善之处。
引用
收藏
页码:883 / 915
页数:33
相关论文
共 48 条
[1]   论人格权的定义 [J].
王利明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34 (01) :62-72
[2]   人格权立法的进步与局限——评《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三审稿)》 [J].
石佳友 .
清华法学, 2019, 13 (05) :93-110
[3]   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评议 [J].
温世扬 .
政治与法律, 2019, (03) :2-12
[4]   《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人格权编评析 [J].
张红 .
法学评论, 2019, 37 (01) :106-122
[5]   民法典编纂中的人格权立法问题 [J].
柳经纬 .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 2018, (06) :112-122+208
[6]   人格权的属性:从消极防御到积极利用 [J].
王利明 .
中外法学, 2018, 30 (04) :845-861
[8]   人格权立法的历史演进及其趋势 [J].
石佳友 .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 2018, (04) :140-161+208
[10]   使人格权在民法典中独立成编 [J].
王利明 .
当代法学, 2018, 32 (03)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