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稻长穗颈不育系Ⅱ-32eA(1)的选育

被引:12
作者
黄荣华
杨仁崔
梁康迳
章清杞
王乃元
陈启军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福建福州
[2]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
关键词
籼稻; 辐射诱变; eui基因; 长穗颈不育系; 选育; Ⅱ-32eA(1);
D O I
10.16267/j.cnki.1005-3956.2001.02.004
中图分类号
S511.2 [按米的粘性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 2 5 0Gy和 35 0Gy60 Coγ射线照射杂交稻保持系Ⅱ 32B干种子 ,在M2 群体获得 2种类型的高秆隐性突变体 ,分别记为Ⅱ 32eB(1)和Ⅱ 32eB(2 )。Ⅱ 32eB(1)与Ⅱ 32A杂交、回交 ,继而转育成长穗颈不育系Ⅱ 32eA(1)。Ⅱ 32eA(1)具有遗传上完全解除包穗 ,颖花长度增加 ,柱头外露率提高 ,对“九二○”更敏感 ,所组配的杂交稻组合有更高的产量潜力等特点。Ⅱ 32eA(1)于 1999年 9月通过了技术鉴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九二0”对杂交稻种子质量的影响 [J].
杨孚初 .
杂交水稻, 1999, (01) :22-23
[2]   不同生育期水稻株高基因对GA3的敏感性及对内源激素含量的调节 [J].
何祖华 ;
李德葆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4, (03) :170-174
[3]   水稻株高基因对GA3敏感性及与酶的关系 [J].
何祖华 ;
ETOHKossi ;
石春海 ;
申宗坦 .
中国水稻科学, 1993, (03) :143-147
[4]   水稻穗伸出度的遗传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J].
梁康迳 ;
王乃元 ;
杨仁崔 .
福建农学院学报, 1992, (04) :380-385
[5]   水稻穗伸出度的遗传和不育系改良 [J].
何祖华 ;
申宗坦 .
中国水稻科学, 1991, (01) :1-6
[6]   消除籼型野败不育系包颈现象的研究 [J].
申宗坦 ;
杨长登 ;
何祖华 .
中国水稻科学, 1987, (02) :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