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不同形态磷的沉积记录及生物可利用性研究

被引:28
作者
戴纪翠
宋金明
李学刚
袁华茂
郑国侠
李宁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磷形态; 粒度; 生物可利用性磷; 胶州湾沉积物;
D O I
10.13227/j.hjkx.2007.05.001
中图分类号
X142 [环境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利用磷的连续分级浸取法,研究了胶州湾柱状沉积物不同粒级中磷的赋存形态,并探讨了影响磷含量与分布的因素和沉积物中磷的生物可利用性.结果表明,在细、中和粗3个粒级的沉积物中,无机磷是磷的主要赋存形态,Ca-P则是无机磷的优势形态,有机磷只占较小的比例.粒度、有机碳(OC)、pH以及氧化还原电位等是影响胶州湾沉积物中磷的地球化学特征的重要因素.其中除Ca-P外,其他形态的磷大都随着粒度的变细,含量逐渐增加.磷的生物可利用性分析表明,胶州湾潜在的生物可利用磷主要包括可交换态磷、铝结合态磷、铁结合态磷和有机磷等4种赋存形态,并且潜在的生物可利用磷的含量随着粒度的变细,其所占的比例也逐渐增加.沉积物中生物可利用性磷与浮游植物的数量和水体中的磷酸盐大致呈正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929 / 93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胶州湾沉积物中的磷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J].
戴纪翠 ;
宋金明 ;
李学刚 ;
郑国侠 ;
袁华茂 .
环境科学, 2006, (10) :1953-1962
[2]   长江口沙洲表层沉积物磷的赋存形态及生物有效性 [J].
侯立军 ;
陆健健 ;
刘敏 ;
许世远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3) :488-494
[3]   胶州湾沉积物中氮与磷的来源及其生物地球化学特征 [J].
李学刚 ;
宋金明 ;
李宁 ;
袁华茂 ;
高学鲁 .
海洋与湖沼, 2005, (06) :84-93
[4]   南黄海表层不同粒级沉积物中氮的地球化学特征 [J].
吕晓霞 ;
宋金明 ;
袁华茂 ;
李学刚 ;
詹天荣 ;
李宁 ;
高学鲁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5, (01) :64-69
[5]   南黄海表层沉积物中氮的潜在生态学功能 [J].
吕晓霞 ;
宋金明 ;
袁华茂 ;
李学刚 ;
詹天荣 ;
李宁 ;
高学鲁 .
生态学报, 2004, (08) :1635-1643
[6]   贵州红枫湖沉积物磷赋存形态及沉积历史 [J].
王雨春 ;
马梅 ;
万国江 ;
刘丛强 ;
尹澄清 .
湖泊科学, 2004, (01) :21-27
[7]   胶州湾营养盐结构的长期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J].
沈志良 .
海洋与湖沼, 2002, (03) :322-331
[8]   长江口岸带柱状沉积物中磷的存在形态及其环境意义 [J].
侯立军 ;
刘敏 ;
许世远 ;
蒋黎敏 ;
不详 .
海洋环境科学 , 2001, (02) :7-12
[9]   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提取方法的改进及其环境地球化学意义 [J].
李悦 ;
乌大年 ;
薛永先 .
海洋环境科学, 1998, (01) :16-21
[10]   台湾海峡中、北部沉积物中磷的存在形态 [J].
许金树 ;
李亮歌 .
海洋与湖沼, 1990, (01) :6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