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两种再分析资料的一次四川盆地大气污染过程气象要素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12
作者
张懿 [1 ]
陈军辉 [1 ]
唐斌雁 [1 ]
范武波 [1 ]
魏永恒 [2 ]
向卫国 [2 ]
金晨阳 [1 ]
钱骏 [1 ]
刘政 [1 ]
机构
[1] 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2]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WRF模式; 温廓线; 逆温; 四川盆地; 大气污染;
D O I
10.13671/j.hjkxxb.2020.0135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ECMWF-ERA5和NCEP-FNL再分析资料作为中尺度气象模式WRF(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初始场,对四川盆地2018年1月一次大气污染过程气象要素进行了模拟,对比分析了气温、风速、风向、相对湿度、边界层高度、温廓线的模拟效果,并结合大气超级站观测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两种资料均能较好地模拟出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但由于两套资料时空分辨率、采用的模式、同化方案、数据来源和质量控制方案存在一定区别,导致各要素模拟效果并不一致.与NCEP-FNL相比,ECMWF-ERA5模拟的平均相对湿度(59.23%)与观测值差异更小,且均方根误差、偏差较小,分别为9.83%和-0.83%,但NCEP-FNL模拟的平均气温(8.99℃)更接近观测值,且偏差值较小,为-0.04℃.两组模拟结果均显示盆地内部为模拟区域的低风速区,相对湿度模拟值在60%以上,气温高于西部山地地区.NCEP-FNL模拟的盆地内部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小于ECMWF-ERA5模拟值,但边界层高度模拟值较大.ECMWF-ERA5模拟的逆温强度相比较小,且温度露点差较小.此次污染过程PM2.5和PM10日均浓度最大值分别为190.1μg·m-3和261.0μg·m-3,相对湿度增大引发的颗粒物吸湿增长是导致PM2.5和PM10质量浓度突增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3093 / 310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成都冬季一次持续污染过程气象成因及气溶胶垂直结构和演变特征 [J].
宋明昊 ;
张小玲 ;
袁亮 ;
康平 .
环境科学学报, 2020, 40 (02) :408-417
[2]   气象条件对2009—2018年天津地区PM2.5质量浓度的影响 [J].
姚青 ;
蔡子颖 ;
刘敬乐 ;
王晓佳 ;
郝天依 ;
韩素芹 .
环境科学学报, 2020, 40 (01) :65-75
[3]   不同初始场资料对台风“桑美”数值模拟的影响 [J].
李秋阳 ;
沈菲菲 ;
许冬梅 ;
楚志刚 ;
王易 .
气象科技, 2019, 47 (03) :460-468
[4]  
Comparison of the Global Energy Cycle between Chinese Reanalysis Interim and ECMWF Reanalysis.[J].Bin ZHAO;Bo ZHANG;Chunxiang SHI;Jingwei LIU;Lipeng JIANG;.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2019, 03
[5]   2013—2017年成都冬季空气质量状况改善评估 [J].
王碧菡 ;
廖婷婷 ;
欧阳正午 ;
蒋婉婷 ;
桂柯 ;
韩琳 .
环境科学学报, 2019, 39 (11) :3648-3658
[6]   ERA再分析陆面温度资料在浙江省的适用性 [J].
朱景 ;
袁慧珍 .
气象科技, 2019, (02) :289-298
[7]   区域气候模式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新疆气候模拟的影响研究 [J].
周心河 ;
熊喆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9, 24 (02) :169-185
[8]   三套再分析资料在青藏高原湖泊模拟研究中的适用性分析 [J].
杜娟 ;
文莉娟 ;
苏东生 .
高原气象, 2019, (01) :101-113
[9]   边界层方案对华北一次污染过程模拟的影响 [J].
王继康 ;
张碧辉 ;
张恒德 ;
吕梦瑶 .
中国环境科学 , 2019, (01) :61-71
[10]   修正WRF次网格地形方案及其对风速模拟的影响 [J].
刘郁珏 ;
苗世光 ;
刘磊 ;
胡非 .
应用气象学报 , 2019, (01) :7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