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偿减刑”的正当性新解——以赔偿与犯罪构成的联系为视角

被引:5
作者
蒋凌申 [1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2] 福州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刑事和解; 积极赔偿; 取得谅解; 刑民融合; 刑民互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关于"赔偿减刑"正当性的争议剧烈,基于犯罪构成理论的探讨将是非常有力的补充。赔偿在刑事场合的不同表现,会给"赔偿减刑"带来不同观感。"赔偿减刑"在犯罪构成理论上具有天然的正当性,其与犯罪构成的基本特征以及各个要件之间均有着密切的联系。现有量刑制度是"赔偿减刑"正当性的合理回归,是对刑民过度分离对立的纠偏。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赔偿影响刑事责任的平等性问题研究——恢复性司法的基础理论问题之一.[A].刘东根;.None.2007,
[2]  
论刑事侵权责任的概念.[J].蒋凌申;.刑法论丛.2015, 02
[3]   天使还是魔鬼:揭开“赔钱减刑”的面纱——以治理为导向的刑事和解实践 [J].
谢锐勤 .
法律适用, 2014, (07) :40-47
[4]   刑法不得已原则研究——以界分不法行为为视角 [J].
梅象华 .
湖南社会科学, 2014, (01) :71-74
[5]   论“因侵权而犯罪”与“因犯罪而侵权” [J].
李兰英 ;
蒋凌申 .
现代法学, 2012, 34 (05) :123-136
[6]   从社区矫正立法化看我国刑罚趋势 [J].
段启俊 ;
陈丽凤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 40 (03) :47-51
[7]   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研究 [J].
周世雄 ;
段启俊 ;
王国忠 .
湖南社会科学, 2010, (02) :60-66
[8]   关于中国刑法学犯罪构成理论的思考 [J].
高铭暄 .
法学, 2010, (02) :56-61
[9]   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功能的融合——以刑事损害赔偿为视角 [J].
刘东根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5 (06) :127-133
[10]   对我国犯罪构成体系的完善性分析 [J].
冯亚东 .
现代法学, 2009, 31 (04) :9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