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有益菌固态发酵对普洱茶香气成分的影响研究

被引:30
作者
张春花 [1 ]
单治国 [2 ]
袁文侠 [1 ]
李亚莉 [1 ]
孙婷婷 [1 ]
秦太峰 [1 ]
夏凯国 [1 ]
任洪涛 [1 ]
李国荣 [3 ]
周红杰 [1 ]
机构
[1] 云南农业大学
[2]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命科学系
[3] 临沧市茶叶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普洱茶; 有益菌; 固态发酵; 香气成分;
D O I
10.13305/j.cnki.jts.2010.04.003
中图分类号
TS272.5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有益菌固态发酵普洱茶的香气成分,经气质联用分析鉴定,探讨了授权专利有益菌种(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Pers.ex Fr.、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van Tieghem、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 Fischer、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固态发酵对普洱茶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木霉固态发酵共分离鉴定出13种化合物,占总检测量的53.66%,其中萜烯醇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含量最高,占33.5%;黑曲霉固态发酵共分离鉴定出18种化合物,占总检测量的74.77%;少根根霉固态发酵共分离鉴定出19种化合物,占总检测量的54.19%;酿酒酵母固态发酵共分离鉴定出19种化合物,占总检测量的59.15%。黑曲霉、少根根霉固态发酵的普洱茶甲氧基苯及其衍生物含量最高,分别占31.24%、24.04%;酿酒酵母固态发酵的普洱茶萜烯醇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与甲氧基苯及其衍生物含量都比较高,分别达21.89%、24.07%。感官审评表明,绿色木霉发酵的普洱茶滋味醇厚回甘,香气陈香透花-木香;黑曲霉发酵的普洱茶滋味醇厚,陈香透花果香;少根根霉发酵的普洱茶滋味醇厚甘滑,陈香浓;酿酒酵母发酵的普洱茶滋味醇和甘滑,香气陈香较显。
引用
收藏
页码:251 / 25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过氧化物酶对成品普洱茶品质的影响研究
    李中皓
    刘通讯
    [J]. 现代食品科技, 2007, (07) : 29 - 31
  • [2] 普洱茶发酵机制的探讨(下)[J]. 陈英灿.茶叶经济信息. 2006(02)
  • [3] 普洱茶发酵机制的探讨(下)[J]. 陈英灿.茶叶经济信息. 2006 (02)
  • [4] 云南晒青绿毛茶的微生物固态发酵及成分变化研究
    龚加顺
    周红杰
    张新富
    宋姗
    安文杰
    [J]. 茶叶科学, 2005, (04) : 67 - 73
  • [5] 渥堆过程中主要微生物对云南普洱茶品质形成的研究
    周红杰
    李家华
    赵龙飞
    韩俊
    杨行吉
    杨伟
    吴新庄
    [J]. 茶叶科学, 2004, (03) : 212 - 218
  • [6] 普洱茶的功效及品质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周红杰
    秘鸣
    韩俊
    李家华
    艾田
    [J]. 茶叶, 2003, (02) : 75 - 77
  • [7] 七种高香型乌龙茶香气成分的主成分分析
    戴素贤
    谢赤军
    陈栋
    郑如钦
    谢振伦
    [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1) : 116 - 120
  • [8] 丹桂与名优乌龙茶品种香气特征比较
    陈荣冰
    张方舟
    黄福平
    游小妹
    [J]. 茶叶科学, 1998, (02) : 35 - 40
  • [9] 云南普洱茶渥堆过程中生化成分的变化及其与品质形成的关系
    罗龙新
    吴小崇
    邓余良
    傅尚文
    [J]. 茶叶科学, 1998, (01) : 53 - 60
  • [10] 祁门红茶的香气特征
    王华夫
    竹尾忠一
    中央研究所
    伊奈和夫
    李名君
    [J]. 茶叶科学, 1993, (01) : 61 -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