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性围封对内蒙古典型草原植被恢复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单贵莲 [1 ]
薛世明 [2 ]
陈功 [1 ]
匡崇义 [2 ]
刘钟龄 [3 ]
初晓辉 [1 ]
机构
[1] 云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
[2] 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
[3]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典型草原; 季节性围封; 植被恢复;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针对退化草地恢复与合理利用问题,选取生长季围封调制干草、其他时间轻度放牧利用的草地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自由放牧草地为对照,开展季节性围封对典型草原植被恢复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重度退化草地采用生长季围封措施后植被恢复演替,草地生产力、盖度、密度和地下生物量显著增加(P<0.05),围封13年达最大,之后降低。围封后各物种的优势地位发生较大改变,经20年围封,草地由星毛委陵菜(Potentilla acaulis)+冷蒿(Artemisia frigida)+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演替为羊草(Leymus chinensis)+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冷蒿+糙隐子草。就围封后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来看,经7年围封,物种的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和生态优势度指数显著增加(P<0.05)。但由于各物种的竞争能力不同,经10~13年围封,群落成为具有单优或寡优势种的群落,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降低,生态优势度指数急剧增加。之后,随着围封年限继续延长至20年,群落逐步趋于稳定,形成多优或优势不明显的群落,群落的丰富度、均匀度及多样性指数增加,生态优势度指数降低。综上所述,生长季围封调制干草、其他时间轻度放牧利用的管理方式可保证退化草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综合考虑草地产草量、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认为13年是较适宜的围封年限,但围封后的适宜利用问题(如适宜的割草制度)有待进一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812 / 8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典型草原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性状动态变化研究 [J].
单贵莲 ;
初晓辉 ;
田青松 ;
马玉宝 ;
李临杭 ;
陈功 .
草业学报, 2012, 21 (04) :1-9
[2]   围栏封育对三江源区退化高寒草地植物光合作用及生物量的影响 [J].
李媛媛 ;
董世魁 ;
李小艳 ;
温璐 .
草地学报, 2012, 20 (04) :621-625
[3]   围封、浅耕翻改良技术对退化羊草草地植被恢复的影响 [J].
张洪生 ;
邵新庆 ;
刘贵河 ;
韩建国 .
草地学报, 2010, 18 (03) :339-344+351
[4]   围封年限对典型草原植被与土壤特征的影响 [J].
单贵莲 ;
徐柱 ;
宁发 ;
焦燕 .
草业学报, 2009, 18 (02) :3-10
[5]   围封年限对典型草原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J].
单贵莲 ;
徐柱 ;
宁发 ;
马玉宝 ;
李临杭 .
草业学报, 2008, 17 (06) :1-8
[6]   云雾山本氏针茅草地群落恢复演替过程中的物种多样性变化动态 [J].
贾晓妮 ;
程积民 ;
万惠娥 .
草业学报, 2008, (04) :12-18
[7]   内蒙古草原退化与恢复演替机理的探讨 [J].
刘钟龄 ;
王炜 ;
郝敦元 ;
梁存柱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2, (01) :84-91
[8]   The effects of long-term grazing exclosures on range plants in the Central Anatolian Region of Turkey [J].
Firincioglu, Huseyin K. ;
Seefeldt, Steven S. ;
Sahin, Bilal .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7, 39 (03) :326-337
[9]   Soil properties and their spatial pattern in a degraded sandy grassland under post-grazing restoration, inner Mongolia, northern China [J].
Su, Yong Zhong ;
Li, Yu Lin ;
Zhao, Ha Lin .
BIOGEOCHEMISTRY, 2006, 79 (03) :297-314
[10]   Effect of grazing on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productivity of a Uruguayan grassland [J].
Altesor, A ;
Oesterheld, M ;
Leoni, E ;
Lezama, F ;
Rodríguez, C .
PLANT ECOLOGY, 2005, 179 (01) :8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