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沱江流域水环境治理绩效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30
作者
朱靖
余玉冰
王淑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岷沱江流域; 水环境治理绩效; 灰色关联分析; 均方差决策法; 理想解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X821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3305 ;
摘要
为全面研究生态文明背景下岷沱江流域水环境治理成效,该研究从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水污染治理与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承载4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先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均方差决策法建立组合权重,再通过加权综合指数法和理想解模型对2011~2017年岷沱江流域10个主要地级市的水环境治理绩效进行动态评价,最后利用ArcGIS10.5软件进行评价结果的时空分异性的可视化。研究表明:在水环境综合管理下,岷沱江流域水环境治理绩效水平呈上升的趋势。空间分布上,虽岷沱江流域上、中、下游的水环境治理绩效整体水平差异性逐渐缩小,但流域中各地级市在水污染治理与水资源开发利用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今后岷沱江流域应重点控制水污染和优化水资源配置,统筹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水环境管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995 / 200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21]  
An Integrated Indicator Based on Basin Hydrology, Environment, Life, and Policy: The Watershed Sustainability Index[J] . Henrique M. L. Chaves,Suzana Alipaz.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 2007 (5)
[22]  
Index of watershed indicators:An overview .2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Office of Wetlands,Oceans,and Watersheds . 2002
[23]   基于水生态区的黑河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价研究 [J].
杜飞 ;
王世岩 ;
刘畅 ;
王亮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7, (06) :478-484
[24]   基于DPSIRM框架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J].
郭倩 ;
汪嘉杨 ;
张碧 .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 (03) :484-493
[25]   流域水利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研究——以淮河流域为例 [J].
吴丹 .
资源科学, 2016, 38 (07) :1323-1335
[26]   基于IWRM视角的污水治理绩效综合评价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J].
潘护林 .
中国环境管理, 2016, 8 (02) :59-62
[27]   中国七大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绩效动态评价 [J].
吴丹 ;
王亚华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 23 (01) :32-38
[28]   大尺度流域水污染防治能力综合评估及动力因子分析——以淮河流域为例 [J].
周亮 ;
徐建刚 .
地理研究, 2013, 32 (10) :1792-1801
[29]   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动态评价 [J].
王亚华 ;
吴丹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12) :32-38
[30]   流域生态健康评价框架及其评价方法体系研究(一)——框架和指标体系 [J].
王文杰 ;
张哲 ;
王维 ;
刘孝富 ;
许超 .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12, 2 (04) :271-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