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价格发现实证分析

被引:6
作者
吴蕾 [1 ]
孟庆斌 [2 ]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银行间债券市场; 做市商制度; 价格发现; 信息份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运用逐笔报价动态调整模型,对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价格发现过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报价持续期是影响债券价格波动性与交易信息含量的重要因素。对不同做市商报价的信息份额进行对比发现,总体上外资银行报价的信息含量高于我国银行,而我国全国性商业银行报价的信息含量高于城市商业银行。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交易机制的效率分析 [J].
周爱民 ;
吴蕾 .
证券市场导报, 2009, (04) :25-31
[2]   ACD模型的发展以及在金融中的应用 [J].
郭宝生 ;
任若恩 .
系统工程, 2007, (10) :1-10
[3]   中国证券市场成交指令积极性及成交持续期的影响因素研究 [J].
李广川 ;
刘善存 ;
邱菀华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7, (10) :11-21
[4]   做市商、流动性与买卖价差:基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分析 [J].
张瀛 .
世界经济, 2007, (10) :86-95
[5]   我国债券市场价格非对称性波动研究 [J].
徐小华 ;
何佳 ;
吴冲锋 .
金融研究, 2006, (12) :14-22
[6]   上海股市买卖价差成分分析 [J].
雷觉铭 ;
曾勇 .
系统工程 , 2006, (06) :74-80
[7]   中国股市收益率波动实证研究──基于自回归条件持续性模型 [J].
蔡艳萍 ;
谢家泉 .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6, (01) :62-66
[8]   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研究 [J].
朱世武 ;
许凯 .
统计研究, 2004, (11) :41-46
[9]   交易所债券市场与银行间债券市场波动性比较研究 [J].
袁东 .
世界经济, 2004, (05) :63-68+80
[10]   沪市买卖价差和信息性交易实证研究 [J].
杨之曙 ;
姚松瑶 .
金融研究, 2004, (04) :4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