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PM2.5来源解析方法综述

被引:102
作者
郑玫 [1 ]
张延君 [1 ]
闫才青 [1 ]
朱先磊 [2 ]
James JSchauer [3 ]
张远航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3]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 Technology Program, University of
关键词
中国; PM2.5; 源解析; 方法学;
D O I
10.13209/j.0479-8023.2014.068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X831 [大气监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首次对中国目前开展的PM2.5源解析方法学和技术思路进行总结,从PM2.5采样前的准备、采样器的选择、化学物种分析方法、源解析手段等方面综述我国PM2.5来源解析的方法和进展,提出未来颗粒物源解析研究的发展方向,对今后在全国各地即将大范围开展的PM2.5源解析工作和法律标准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科学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141 / 115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92 条
[1]   上海PM2.5工业源谱的建立 [J].
郑玫 ;
张延君 ;
闫才青 ;
付怀于 ;
牛红亚 ;
黄昆 ;
胡敏 ;
曾立民 ;
刘启贞 ;
裴冰 ;
伏晴艳 .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 (08) :1354-1359
[2]   ICP-MS分析郑州市高新区PM2.5中的金属元素 [J].
耿柠波 ;
王佳 ;
徐艺斐 ;
张稳定 ;
张瑞芹 ;
陈纯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2 (02) :88-91
[3]   近十年中国灰霾天气研究综述 [J].
吴兑 .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2 (02) :257-269
[4]   北京城市道路尘土中铅同位素特征及其源解析 [J].
高博 ;
王晓君 ;
周怀东 ;
陆瑾 ;
郝红 ;
徐玲玲 .
环境化学, 2011, 30 (05) :1045-1046
[5]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受体模型优化技术研究 [J].
朱坦 ;
吴琳 ;
毕晓辉 ;
薛永华 ;
冯银厂 .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 (07) :865-870
[6]   杭州市大气PM2.5和PM10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J].
包贞 ;
冯银厂 ;
焦荔 ;
洪盛茂 ;
刘文高 .
中国环境监测, 2010, 26 (02) :44-48
[7]   哈尔滨春季大气PM2.5物理化学特征及来源解析 [J].
刘彦飞 ;
邵龙义 ;
王彦彪 ;
李卫军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 33 (02) :131-134+149
[8]   珠江三角洲大气细颗粒物的致癌风险及源解析 [J].
胡珊 ;
张远航 ;
魏永杰 .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 (11) :1202-1208
[9]   Characterization of PM2.5/PM2.5-10 and source tracking in the juncture bel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of Beijing [J].
Wang HaiLin ;
Zhou YuMin ;
Zhuang YaHui ;
Wang XiaoKe ;
Hao ZhengPing .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9, 54 (14) :2506-2515
[10]   济南市PM2.5来源的解析 [J].
温新欣 ;
崔兆杰 ;
张桂芹 .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3 (03) :29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