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小学教师职业女性化话语研究及启示

被引:8
作者
余富强
胡鹏辉
机构
[1]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小学教师; 女性化; 话语; 性别角色; 性别本质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25.1 [教师、班主任];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考察教师职业女性化话语,有助于深入反思性别比例失衡现状。从历史进程来看,女性进入教师职业的进程是职业性别分工的结果,其自始至终受制于男性统治。教师职业女性化被视为学校教育的威胁,而重新"男性化"则被作为解决办法。国外研究表明,小学教师性别差异对儿童学业成就影响微弱,对儿童性别气质的影响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学术研究加以澄清。重新"男性化"的话语聚焦于男性气质是否恰当,并简单地将男性教师性别气质分为"超级英雄"和"恶魔"两种类型。这种对于男性教师性别角色的刻板想象,削弱和扭曲了男性教师的自我认同,使得男性教师性别角色的扮演往往难以实现。面对小学教师职业的女性化现象,需要深入反思女性化话语背后性别本质主义的意识形态。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教师区分性效能——教师效能评价的新方向 [J].
任玉丹 ;
边玉芳 ;
韦小满 .
教育科学, 2018, 34 (02) :32-38
[2]   重塑社会活力:性别图景中的乡村教师和学校 [J].
郑新蓉 ;
姚岩 ;
武晓伟 .
妇女研究论丛, 2017, (01) :5-20
[5]   中国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状况调查与政策分析报告 [J].
丁钢 ;
李梅 .
教育研究, 2014, 35 (11) :95-106
[6]   论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性别结构失衡问题 [J].
惠中 ;
韩苏曼 .
全球教育展望, 2011, (10) :66-71
[7]   康奈尔和她的社会性别理论评述 [J].
方刚 .
妇女研究论丛, 2008, (02) :10-14+53
[8]   我国隐蔽课程中性别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 [J].
陈雨亭 .
教育科学, 2004, (01) :13-16
[9]   教师群体女性化现象初探 [J].
傅松涛 .
教育评论, 1997, (05) :22-24
[10]  
城市小学教师性别失衡的社会性别研究[D]. 祝少琪.南京师范大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