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方法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29
作者
时秀朋 [1 ]
李理 [1 ]
龚道好 [2 ]
雷永良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地科系
[2] 中国科学研究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构造特征; 发展; 应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 [地球物理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构造模拟实验是研究和模拟自然界地质构造现象变形特征、成因机制和动力学过程的一种物理实验方法.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的发展史、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在实验理论、实验技术和实验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目前,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已被广泛应用于构造地质学和石油构造地质学研究领域以及石油勘探研究领域,是油气勘探研究由定性描述跨入半定量分析乃至定量分析的有效途径.在研究低级序断层组合方法、纯挤压条件下以及俯冲环境中楔体的形成及演化、铲形主拆离断层控制的伸展构造变形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作为研究构造变形机制的重要手段,构造物理模拟发展在压扭构造研究、盐构造的物理模拟等方面仍存在不足,研究途径的选择也是构造物理模拟实验面临的一个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728 / 173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新生代裂后不整合、加速沉降事件及其成因浅析 [J].
郭兴伟 ;
施小斌 ;
丘学林 ;
吴智平 ;
杨小秋 .
地球物理学报, 2007, (02) :455-464
[2]   华北地区深部地幔剪切波速度结构研究 [J].
张学民 ;
刁桂苓 ;
赵英萍 ;
王卫民 ;
束沛镒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6) :1709-1719
[3]   渤海湾盆地新生代构造变形机制:物理模拟和讨论 [J].
周建勋 ;
周建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6) :507-519
[4]   柴达木盆地北缘反S形褶皱冲断带变形机制的物理模拟研究 [J].
周建勋 ;
徐凤银 ;
曹爱锋 ;
王铁成 ;
尹成明 ;
李刚 .
地质科学, 2006, (02) :202-207+365
[5]   基于地震属性的煤层厚度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J].
孟召平 ;
郭彦省 ;
王赟 ;
潘结南 ;
芦俊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2) :512-517
[6]   新生代渤海中部强烈沉降的物理条件和深部过程 [J].
高祥林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5, (04) :889-896
[7]   中国及邻近地区地壳结构 [J].
高星 ;
王卫民 ;
姚振兴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3) :591-601
[8]   华北不同构造块体地壳结构及其对比研究 [J].
嘉世旭 ;
张先康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3) :611-620
[9]   岩石强度对冲断层形成特征影响的砂箱实验研究 [J].
魏春光 ;
周建勋 ;
何雨丹 .
地学前缘, 2004, (04) :559-565
[10]   剪应力作用下构造变形的物理模拟实验 [J].
单家增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6) :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