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全新世黄土的颗粒形态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10
作者
庞奖励 [1 ,2 ]
黄春长 [1 ]
查小春 [1 ]
祝一志 [2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颗粒形态; 黄土; 郑州地区; 关中地区;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8.05.002
中图分类号
P931.6 [黄土地貌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偏光显微镜和图像处理软件对黄土颗粒形态进行观察和定量分析,用激光粒度仪测量黄土的粒度分布。结果表明:郑州地区黄土中颗粒的一般呈次圆状-圆状,具有较高的圆度和球度;矿物组合以石英和长石占绝对优势,但郑州黄土中石英/长石比值和C/F(10μm)值高于关中黄土;郑州黄土粒度峰值集中在50~80μm且曲线形态较陡,而关中黄土粒度峰值在20~40μm且曲线形态较缓。综合分析认为,郑州地区黄土可能来源于孟津以东的黄河冲积扇,应属于近源黄土。
引用
收藏
页码:683 / 68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黄土高原秦安中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的蜗牛化石初步研究 [J].
李丰江 ;
吴乃琴 ;
DenisDidier Rousseau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5) :438-444
[2]   陇西六盘山黄土及最近1.8Ma B.P.以来的构造运动与气候变化 [J].
杨东 ;
方小敏 ;
彭子成 ;
李吉均 .
地理科学, 2006, (02) :2192-2198
[3]   末次间冰期-冰期旋回黄土环境敏感粒度组分的提取及意义 [J].
徐树建 ;
潘保田 ;
高红山 ;
王均平 ;
管清玉 ;
胡春生 .
土壤学报, 2006, (02) :183-189
[4]   亚洲季风与中国干湿、农牧气候界线之关系 [J].
杨建平 ;
丁永建 ;
陈仁升 ;
刘俊峰 .
地理科学, 2005, (04) :59-65
[5]   泾河中游地区全新世成壤环境演变研究 [J].
毛龙江 ;
黄春长 ;
庞奖励 .
地理科学, 2005, (04) :96-101
[6]   淮河上游全新世风成黄土—土壤物质来源研究 [J].
杨一鸣 ;
黄春长 ;
庞奖励 ;
不详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05, (01) :43-46
[7]   西峰剖面有机质记录的黄土高原L6-L1古湿度演变 [J].
贾蓉芬 ;
彭先芝 .
地理科学, 2004, (06) :693-697
[8]   邙山黄土地层再研究附视频 [J].
季军良 ;
郑洪波 ;
刘锐 ;
黄湘通 ;
蒋复初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4, (04) :101-108
[9]   中原邙山黄土与末次间冰期以来古季风特征 [J].
蒋复初 ;
王书兵 ;
赵志中 ;
傅建利 .
地质论评, 2004, (05) :554-560
[10]   关中地区新石器文化发展与环境演变耦合关系研究 [J].
庞奖励 ;
黄春长 .
地理科学, 2003, (04) :448-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