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积地层中铁矿物随环境变化及其启示

被引:51
作者
刘秀铭 [1 ,2 ,3 ]
吕镔 [1 ]
毛学刚 [1 ]
温昌辉 [1 ]
俞鸣同 [1 ]
郭雪莲 [4 ]
陈家胜 [3 ]
王涛 [1 ]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建省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重点实验室一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2]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and Geography,Macquarie University,Sydney NSW
关键词
黄土古土壤; 含铁矿物; 磁性矿物; 成土环境; 氧化还原; 矿物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74 [矿物的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铁在不同温度和湿度环境中形成不同铁的化合物,如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硫化物和碳酸盐等。这些不同种类含铁矿物可以通过磁学方法测量,根据它们含量与比例特征来分析过去地球环境变化。黄土是一种风积形成特殊成因的沉积岩,经过百余年不断争论,才有了"风成"的定论。本文总结概括世界各地的黄土古土壤形成环境与铁矿物特征,得到如下认识:红色古土壤只形成于干旱氧化环境中,但不是所有干旱条件都能够形成红色土;红色土壤中的磁赤铁矿和赤铁矿在湿润氧化和还原环境中不稳定,会渐渐转变成为氢氧化物(褐铁矿),甚至硫化物(黄铁矿/磁黄铁矿),导致红色褪去、黄色增加和磁化率降低。现代的河流、湖泊和海洋均为还原环境,沉积物也呈黄、灰、白、绿、黑等还原系列颜色与之对应。将今论古可以推理,过去红色地层极不可能形成于"水成"环境,只能形成于地表透水性良好的干燥氧化环境中。沉积岩除了"水成"和"风成"两个大类环境之外,至少还有一种过渡交互类型需要得到特别认识,如干旱区山间盆地洪积类型(戈壁滩洪积与河流河漫滩等环境)。这类沉积物毫无疑问是洪水搬运形成,因此留下层理等特征;但是洪水消失后,沉积物实际上长期处于地表干燥氧化成土环境,因此兼有水成和成土两种特征。丹霞红层具有水成层理,并同时具有原生红颜色的就是在这样环境中形成的。张掖彩色丘陵,并非湖相水成地层,而主要是风积古土壤地层序列,在长期持续炎热半干旱环境条件下甚至还发育了特殊的厚层石膏土。黄土与环境的深入研究必将对地质学和地理学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黄土研究已经带来地学一些基本概念变化,如:古土壤层并不一定意味着沉积间断;层状沉积岩地层并不一定是"水成"等等。
引用
收藏
页码:443 / 45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中国亚热带风尘沉积物磁学特征对比研究 [J].
叶玮 ;
朱丽东 ;
李凤全 ;
陈渠 ;
胡忠行 ;
王天阳 ;
滕飞 ;
杨萍 ;
张珊珊 .
第四纪研究, 2013, 33 (05) :911-926
[2]   塞尔维亚黄土的磁学性质及其环境意义 [J].
刘秀铭 ;
刘植 ;
吕镔 ;
SBMarkovi ;
陈家胜 ;
郭晖 ;
马明明 ;
赵国永 ;
丰华 .
科学通报, 2012, 57 (33) :3173-3184
[3]   新疆博乐黄土岩石磁学特征及环境意义 [J].
吕镔 ;
刘秀铭 ;
赵国永 ;
马明明 ;
陈渠 ;
陈家胜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8 (05) :1-8
[4]   影响赤铁矿中铝替代量的因素及其环境意义探讨 [J].
姜兆霞 ;
刘青松 .
第四纪研究, 2012, 32 (04) :608-614
[5]   甘肃临夏盆地红色地层磁组构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 [J].
刘秀铭 ;
郭晖 ;
刘植 ;
李平原 ;
李志忠 ;
吕镔 ;
陈秀玲 ;
毛学刚 ;
俞鸣同 ;
陈渠 ;
雷国良 ;
陈家胜 ;
姜修洋 ;
郭雪莲 ;
赵国永 .
第四纪研究, 2012, 32 (04) :615-625
[6]   南方红土的磁性矿物组成及其区域性差异 [J].
刘彩彩 ;
邓成龙 .
第四纪研究, 2012, 32 (04) :626-634
[7]   宝鸡剖面S5古土壤磁化率变化机制 [J].
郭雪莲 ;
刘秀铭 ;
郭晖 ;
陈渠 ;
李平原 ;
马明明 ;
刘植 .
第四纪研究, 2012, 32 (04) :785-794
[8]   罗马尼亚第四纪黄土沉积的岩石磁学特征及成土模式探讨 [J].
郭晖 ;
刘秀铭 ;
吕镔 ;
陈晓耀 ;
刘植 ;
马明明 ;
赵国永 ;
李平原 ;
陈渠 .
第四纪研究, 2012, 32 (04) :738-748
[9]   磁赤铁矿的几种类型与特点分析 [J].
刘秀铭 ;
John SHAW ;
蒋建中 ;
Jan BLOEMENDAL ;
Paul HESSE ;
Tim ROLPH ;
毛学刚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 40 (05) :592-602
[10]   中国黄土中磁性矿物赋存形式研究 [J].
谢巧勤 ;
陈天虎 ;
徐晓春 ;
庆承松 ;
徐惠芳 ;
孙玉兵 ;
季峻峰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11) :1404-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