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第四纪黄土沉积的岩石磁学特征及成土模式探讨

被引:10
作者
郭晖 [1 ]
刘秀铭 [1 ,2 ,3 ]
吕镔 [1 ]
陈晓耀 [4 ]
刘植 [1 ]
马明明 [1 ]
赵国永 [1 ]
李平原 [1 ]
陈渠 [1 ]
机构
[1]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福建师范大学全球变化研究中心,地理科学学院
[3]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and Geography,Macquarie University,Sydney NSW
关键词
罗马尼亚黄土; 岩石磁学; 磁化率; 成土过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P318.4 [岩石磁性及古地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欧洲罗马尼亚发育着典型的第四纪风积黄土-古土壤地层,通过对Mircea Voda剖面黄土-古土壤样品进行磁化率、频率磁化率、非磁滞剩余磁化强度、等温剩磁、热磁曲线和磁滞回线等岩石磁学参数测试分析,发现罗马尼亚Mircea Voda黄土-古土壤序列磁化率曲线形态与中国黄土高原中部西峰黄土极为相似;而且所含磁性矿物种类也很相似,主要以亚铁磁性矿物(磁铁矿和磁赤铁矿)为主,也含有反铁磁性矿物(赤铁矿和针铁矿)。罗马尼亚Mircea Voda黄土与中国西峰黄土有相似的成土模式,成土过程都是在干旱氧化环境中进行,磁化率与成土作用基本成正相关关系。磁化率在成土弱的黄土层中获低值,在成土强的古土壤层中获高值,反映冰期、间冰期旋回在全球范围内对气候影响的一致性。成土过程粒度小的超顺磁(SP)和单畴(SD)亚铁磁性矿物相对含量的增加是罗马尼业Mircea Voda剖面古土壤磁化率增强的主要原因。罗马尼亚Mircea Voda黄土的磁化率数值整体低于中国西峰黄土的值,物源的差异以及罗马尼亚气候的水热不同期使得古土壤发育弱于中国黄土,以及地下水对剖面底部土壤层的淋溶作用,可能是造成Mireea Voda黄土磁化率低于西峰黄土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738 / 74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澳大利亚黄土磁学性质及环境意义 [J].
刘秀铭 ;
马明明 ;
PHesse ;
吕镔 ;
汤德平 ;
郭雪莲 ;
陈家胜 .
第四纪研究, 2011, 31 (05) :837-848
[2]   新疆伊犁地区典型黄土磁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初探 [J].
夏敦胜 ;
陈发虎 ;
马剑英 ;
金明 ;
王训明 ;
贾佳 ;
魏海涛 ;
刘现彬 .
第四纪研究, 2010, 30 (05) :902-910
[3]   西昆仑山黄土的岩石磁学特征及其磁化率增强机制 [J].
昝金波 ;
杨胜利 ;
方小敏 ;
李香钰 ;
王九一 ;
张涛 .
第四纪研究, 2010, 30 (01) :46-53
[4]   黄土古气候变化趋势与青藏高原隆升关系初探 [J].
刘秀铭 ;
毛学刚 ;
丁仲礼 ;
吕镔 ;
郭雪莲 ;
陈渠 ;
陈家胜 ;
贾佳 ;
杨善林 ;
Hesse Paul ;
陈发虎 .
第四纪研究, 2009, 29 (05) :988-999
[5]   磁化率及其环境意义 [J].
刘青松 ;
邓成龙 .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04) :1041-1048
[6]   西峰剖面高分辨记录指标研究及古气候重建 [J].
孙玉兵 ;
陈天虎 ;
谢巧勤 .
高校地质学报, 2009, 15 (01) :126-134
[7]   临夏盆地新生代沉积物高分辨率岩石磁学记录与亚洲内陆干旱化过程及原因 [J].
方小敏 ;
徐先海 ;
宋春晖 ;
韩文霞 ;
孟庆泉 ;
鸟居雅之 .
第四纪研究, 2007, (06) :989-1000
[8]   近7000年巢湖沉积物环境磁学特征及其指示的亚洲季风变化 [J].
张卫国 ;
戴雪荣 ;
张福瑞 ;
师育新 ;
俞立中 ;
JADearing .
第四纪研究, 2007, (06) :1053-1062
[9]   中国与西伯利亚黄土磁化率古气候记录-氧化和还原条件下的两种成土模式分析 [J].
刘秀铭 ;
刘东生 ;
夏敦胜 ;
HESSE Paul ;
JIRI Chlachula ;
王冠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10) :1382-1391
[10]   中国黄土和阿拉斯加黄土磁化率气候记录的两种模式探讨 [J].
刘秀铭 ;
夏敦胜 ;
刘东生 ;
丁仲礼 ;
陈发虎 ;
JEBegt .
第四纪研究, 2007, (02) :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