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临夏盆地红色地层磁组构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9
作者
刘秀铭 [1 ,2 ,3 ]
郭晖 [2 ]
刘植 [2 ]
李平原 [2 ]
李志忠 [1 ]
吕镔 [2 ]
陈秀玲 [1 ]
毛学刚 [4 ]
俞鸣同 [1 ]
陈渠 [2 ]
雷国良 [1 ]
陈家胜 [2 ]
姜修洋 [1 ]
郭雪莲 [5 ]
赵国永 [2 ]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全球变化研究中心,地理科学学院
[2]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and Geography,Macquarie University,Sydney,NSW ,Australia
[4] Department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Ludwig-Maximiliaus University,Theresienstrasse ,D-
关键词
红色地层; 临夏新生代; 黄土古土壤; 磁化率各向异性; 成因与环境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 [历史地质学、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甘肃临夏盆地中广泛分布新生代红色地层,其中尤其以青灰色-紫红色交替出现的地层最具特色,被学者们形象地称之为"斑马层"。该地层基本水平分布,因为夹带灰白色层,看起来显然与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差别较大,于是过去人们通常认为这套新生代红色堆积是湖相沉积地层。但是野外观察发现,许多地方红色地层的土壤层次和钙积层依然普遍存在,就如同新近纪的红粘土;红白相间的互层在现代沟谷的边坡,能够随地形倾斜披覆并沿着边坡向下收敛变薄,这种地层能够随地形斜披现象很难用湖湘沉积物来解释。我们对这套红白交互层的边坡倾斜层位和水平层位分别采集定向样品,测量其磁化率的各向异性,同时采集附近现代边坡倾斜黄土层和水平黄土层样品进行对比研究。磁组构测量结果表明:水平地层和边坡倾斜地层均代表原生地层形态,并非后期构造运动使得水平地层变斜;同时这套随现代边坡地形倾斜收敛的红白色互层也并非原生水下环境中形成,而更可能是与第四纪黄土相似,是在原本倾斜的古地形上堆积形成,当时在水上地形接受风积物沉积,由于顺坡和沟中流水作用使得边坡地层逐渐变薄,而显得收敛。流水的作用还可能使得磁颗粒被扰动,破坏了上覆黄土磁组构收敛的特点。因此,灰白颜色很可能并非沉积当时本色,而是由于原生风成堆积后经滞水浸泡还原,导致潜育而被改变成为灰白色。斑马层在边坡随古地形倾斜,并且沉积物明显受到水的作用,证实大夏河水系内的椒子沟、毛沟和毛毛沟在斑马层沉积以前就被河流下切形成,而且当时河流排水不畅,造成低处有时短期被淹,留下水平层理等痕迹。现代的沟谷就沿着过去的地形进一步深切发展起来,反映了大夏河水系可能在13Ma以前就已经发育。大夏河是黄河一级支流,可能表明黄河河流系统至少在13Ma前就已经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615 / 62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全新世以来滇西北地区天才湖粒度特征及古降水 [J].
韩艳 ;
肖霞云 ;
羊向东 ;
张恩楼 ;
萧家仪 .
第四纪研究, 2011, 31 (06) :999-1010
[2]   更尕海现代碎屑物质粒度组成空间分异及其输入过程 [J].
宋磊 ;
强明瑞 .
第四纪研究, 2010, 30 (06) :1199-1208
[3]   内蒙古准格尔旗红粘土序列的成因、年代及其古气候意义 [J].
冯少华 ;
唐自华 ;
王旭 ;
杨石岭 .
第四纪研究, 2010, 30 (05) :911-918
[4]   黄土粉尘搬运过程的动力学物理模型 [J].
秦小光 ;
蔡炳贵 ;
穆燕 ;
宁波 ;
殷志强 .
第四纪研究, 2009, 29 (06) :1154-1161
[5]   黄土古气候变化趋势与青藏高原隆升关系初探 [J].
刘秀铭 ;
毛学刚 ;
丁仲礼 ;
吕镔 ;
郭雪莲 ;
陈渠 ;
陈家胜 ;
贾佳 ;
杨善林 ;
Hesse Paul ;
陈发虎 .
第四纪研究, 2009, 29 (05) :988-999
[6]   湖泊沉积物粒度多组分特征及其成因机制研究 [J].
殷志强 ;
秦小光 ;
吴金水 ;
宁波 .
第四纪研究, 2008, (02) :345-353
[7]   临夏盆地新生代沉积物粒度记录与亚洲内陆干旱化 [J].
徐先海 ;
方小敏 ;
宋春晖 ;
范马洁 ;
沈吉 .
湖泊科学, 2008, (01) :65-75
[8]   临夏盆地新生代沉积物高分辨率岩石磁学记录与亚洲内陆干旱化过程及原因 [J].
方小敏 ;
徐先海 ;
宋春晖 ;
韩文霞 ;
孟庆泉 ;
鸟居雅之 .
第四纪研究, 2007, (06) :989-1000
[9]   中国与西伯利亚黄土磁化率古气候记录-氧化和还原条件下的两种成土模式分析 [J].
刘秀铭 ;
刘东生 ;
夏敦胜 ;
HESSE Paul ;
JIRI Chlachula ;
王冠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10) :1382-1391
[10]   临夏盆地晚新生代沉积物元素特征与古气候变迁 [J].
宋春晖 ;
鲁新川 ;
邢强 ;
孟庆泉 ;
夏伟民 ;
刘平 ;
张平 .
沉积学报, 2007, (03) :409-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