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溶血性弧菌PMA-LAMP方法的建立

被引:9
作者
马骉 [1 ]
吴莹莹 [1 ]
戴明雁 [1 ]
方结红 [1 ]
张明洲 [1 ,2 ]
机构
[1] 中国计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浙江省生物计量及检验检疫技术重点实验室
[2] 浙江省海洋食品品质及危害物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 叠氮溴化丙锭; 实时荧光定量PCR; 快速检测;
D O 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6.7.032
中图分类号
TS207.4 [食品的微生物检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在海鲜等食物中检出率很高,食用没有煮熟的带菌食物或者腌制品,极易引起食物中毒。目前用以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检测方法都不能区别死活菌,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本研究基于DNA结合染料叠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e,PMA),利用荧光染料钙黄绿素(Calcein)的特性,建立了一种实时的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并与q PCR方法进行比较。实时可视化LAMP方法的反应结果,既可以肉眼直接观测,也可以借助荧光分析设备实时监测,并对半定量分析进行初探,为之后向定量分析深入研究打下基础。实验结果表明,实时可视化PMA-LAMP方法的灵敏度可达5.0×102 CFU/m L,模拟食样灵敏度为1.9×102 CFU/m L,与PMA-q PCR方法结果一致。除去前增菌时间,整个检测过程只需2 h,且准确率高,为副溶血性弧菌快速检测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205 / 21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副溶血性弧菌实验室检测研究进展
    张倩华
    [J]. 吉林医学, 2014, 35 (25) : 5720 - 5722
  • [2] 基于磁分离-上转换荧光标记的副溶血性弧菌免疫检测新方法研究
    吴世嘉
    王艳
    段诺
    王周平
    [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4, 33 (07) : 682 - 689
  • [3] 纳米免疫磁分离-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快速检测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
    张蕾
    曾静
    魏海燕
    马丹
    程晋霞
    张西萌
    张海予
    [J]. 食品科学 , 2014, (04) : 107 - 110
  • [4] 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研究进展
    陈茂义
    胡婕
    陈婷
    胡静荣
    姚永祥
    [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3, 24 (03) : 65 - 67
  • [5] 基于DNA染料EMA的PCR技术检测鉴别副溶血性弧菌死活细胞
    祝儒刚
    吕淑霞
    刘月萍
    张喆
    [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0, 36 (07) : 144 - 149
  • [6] 副溶血弧菌间接ELISA快速检测法的建立
    窦勇
    宁喜斌
    [J]. 食品工业科技, 2007, (06) : 205 - 209
  • [7] 食源性疾病监控技术的研究
    刘秀梅
    [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4, (01) : 3 - 9
  • [8] Use of propidium monoazide and increased amplicon length reduce false-positive signals in quantitative PCR for bioburden analysis
    Schnetzinger, Franz
    Pan, Youwen
    Nocker, Andreas
    [J].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13, 97 (05) : 2153 - 2162
  • [9] Progress in understanding preferential detection of live cells using viability dyes in combination with DNA amplification
    Fittipaldi, Mariana
    Nocker, Andreas
    Codony, Francesc
    [J]. JOURNAL OF MICROBIOLOGICAL METHODS, 2012, 91 (02) : 276 - 289
  • [10] Quantitative study of viable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cells in raw seafood using propidium monoazide in combination with quantitative PCR
    Zhu, Ru-Gang
    Li, Tuo-Ping
    Jia, You-Feng
    Song, Li-Feng
    [J]. JOURNAL OF MICROBIOLOGICAL METHODS, 2012, 90 (03) : 262 -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