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及邻区寒武纪古地理与构造—沉积环境演化

被引:97
作者
李皎
何登发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古地理; 构造—沉积环境; 构造演化; 寒武纪; 四川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P531 [古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四川盆地寒武纪台地滩相储集体是一套重要的油气勘探目的层,准确预测其发育部位、储集性能与分布规律是其油气勘探的重要基础,其中,寒武纪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古地理与构造—沉积环境的研究是储集体预测的关键。根据野外实测剖面、钻井和测井分析、地震资料,应用活动论构造—古地理思想,在沉积地质条件、区域连井地层剖面,地层厚度与沉积相等分析的基础上,综合编制了寒武纪各个时期的构造—沉积环境图件,反映了四川盆地寒武纪的古地理特征及盆地演化。四川盆地寒武纪整体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古地理格局,西部发育潮坪和滨岸等碎屑岩沉积相,中东部发育缓坡相、台地相及台地边缘浅滩相等。沉积相在时空上的响应为由早寒武世梅树村期局限台地→筇竹寺期碎屑岩台地和深水盆地→早寒武世沧浪铺期滨岸—混积台地→早寒武世龙王庙期碳酸盐岩缓坡→中寒武世陡坡寺期蒸发局限镶边台地→中晚寒武世洗象池期成熟镶边台地的演化过程。其中,筇竹寺期为巨厚的烃源岩生成期;龙王庙期和洗象池期,为碳酸盐岩储集层发育的有利时期;龙王庙期及陡坡寺期发育的蒸发岩可形成良好的盖层。
引用
收藏
页码:441 / 460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1]   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特大型气田形成分布、资源潜力及勘探发现 [J].
邹才能 ;
杜金虎 ;
徐春春 ;
汪泽成 ;
张宝民 ;
魏国齐 ;
王铜山 ;
姚根顺 ;
邓胜徽 ;
刘静江 ;
周慧 ;
徐安娜 ;
杨智 ;
姜华 ;
谷志东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4, 41 (03) :278-293
[2]   中国华南大陆构造与问题 [J].
张国伟 ;
郭安林 ;
王岳军 ;
李三忠 ;
董云鹏 ;
刘少峰 ;
何登发 ;
程顺有 ;
鲁如魁 ;
姚安平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3, 43 (10) :1553-1582
[3]   兴凯地裂运动与四川盆地下组合油气勘探 [J].
刘树根 ;
孙玮 ;
罗志立 ;
宋金民 ;
钟勇 ;
田艳红 ;
彭瀚霖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0 (05) :511-520
[4]   中、上扬子地台北缘寒武纪沉积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J].
余宽宏 ;
金振奎 ;
苏奎 ;
董晓东 ;
张伟 ;
杜宏宇 ;
陈英 ;
张卫丹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3, 43 (09) :1418-1435
[5]   四川盆地及邻区晚震旦世古地理与构造—沉积环境演化 [J].
李英强 ;
何登发 ;
文竹 .
古地理学报, 2013, 15 (02) :231-245
[6]   四川盆地寒武纪—奥陶纪层序岩相古地理、有利储层展布与勘探区带 [J].
杨威 ;
谢武仁 ;
魏国齐 ;
刘满仓 ;
曾富英 ;
谢增业 ;
金惠 .
石油学报, 2012, 33(S2) (S2) :21-34
[7]   中上扬子地区早寒武世(纽芬兰世-第二世)岩相古地理 [J].
牟传龙 ;
梁薇 ;
周恳恳 ;
葛祥英 ;
康建威 ;
陈小炜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12, 32 (03) :41-53
[8]   中上扬子克拉通加里东期(寒武-志留纪)沉积层序充填过程与演化模式 [J].
黄福喜 ;
陈洪德 ;
侯明才 ;
钟怡江 ;
李洁 .
岩石学报, 2011, 27 (08) :2299-2317
[9]   四川多旋回叠合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J].
何登发 ;
李德生 ;
张国伟 ;
赵路子 ;
樊春 ;
鲁人齐 ;
文竹 .
地质科学, 2011, 46 (03) :589-606
[10]   扬子地块西北缘后龙门山南华纪—早古生代沉积地层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J].
李佐臣 ;
裴先治 ;
刘战庆 ;
李瑞保 ;
丁仨平 ;
张晓飞 ;
陈国超 ;
刘智刚 ;
陈有 ;
王学良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1, 33 (02) :11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