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平等就业权司法救济体系的构造

被引:8
作者
李雄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
关键词
平等就业权; 司法救济; 体系; 权利救济;
D O I
10.16494/j.cnki.1002-3933.2017.10.001
中图分类号
D922.5 [劳动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权利救济是衡量法治实施体系是否健全的重要标准。构造平等就业权司法救济体系,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要求加强人权司法保障的重要体现。构造平等就业权司法救济体系,应当发挥立法的统率和引领作用,通过立法全面构建包括建立健全违宪审查制度与宪法诉讼机制、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补强三大诉讼机制、发展公益诉讼等司法救济体系;构造平等就业权司法救济体系还应当强化法律责任制度。同时,平等就业权的司法救济并非万能,应当认识司法救济的有限性,避免平等就业权司法救济的"法院中心主义"陷阱。构造平等就业权司法救济体系的总体目标是:平等就业权司法救济应当符合国家治理现代化转型要求,依法构建集党的领导与政策、国家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民众守法等于一体的多元解纷机制,坚持整体和谐主义法治观,坚持对话与合作,综合运用协商、调解等非诉讼程序机制,使司法内部救济与司法外部资源相得益彰,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平等就业权司法救济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 / 18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54 条
[1]   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J].
付子堂 .
求是, 2015, (08) :51-53
[2]   从权利救济看我国法律体系的缺陷 [J].
柳经纬 .
比较法研究, 2014, (05) :185-190
[3]   “法治中国”的道路选择——从法律帝国到多元主义法治共和国 [J].
强世功 .
文化纵横, 2014, (04) :38-47
[4]   目的正当性与比例原则的重构 [J].
刘权 .
中国法学, 2014, (04) :133-150
[5]   略论社会法的逻辑起点和基本范畴 [J].
李炳安 .
法学评论, 2014, 32 (02) :129-133
[6]   论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的完善 [J].
汪习根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4, 20 (01) :50-59
[7]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理性检讨与改革前瞻 [J].
李雄 .
中国法学, 2013, (04) :158-168
[8]   中国公益诉讼:概念、理念与发展展望 [J].
李雄 ;
刘俊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2, 27 (03) :110-118+132
[9]   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规控研究 [J].
李雄 ;
吴晓静 .
河北法学, 2010, 28 (12) :53-61
[10]   我国制定《反就业歧视法》的若干问题研究 [J].
李雄 ;
刘山川 .
清华法学, 2010, 4 (05) :2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