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矿柱稳定性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

被引:7
作者
闫国斌 [1 ]
黎方正 [2 ]
机构
[1] 华刚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2] 中南大学
关键词
矿柱稳定性; 影响因素; 层次分析法;
D O I
10.16283/j.cnki.hgkwyjg.2016.01.011
中图分类号
TD322 [巷道压力];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详细分析了影响矿柱稳定性的内部及外部因素,将其细分为12类,在此基础上,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并进行排序,选取前3种影响因素作为开采设计过程中的主要考虑因素。该方法为同类矿山采矿方法中的矿柱设计提供了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2+46 +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大规模采空区渐进式矿柱坍塌的简化模拟 [J].
马海涛 ;
谢芳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3, 9 (08) :17-21
[2]   矿柱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正交极差分析 [J].
尹升华 ;
吴爱祥 ;
李希雯 .
煤炭学报, 2012, 37(S1) (S1) :48-52
[3]   空场法矿柱破坏规律及稳定性分析 [J].
刘洪强 ;
张钦礼 ;
潘常甲 ;
康虔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1, 28 (01) :138-143
[4]   灾害性群空区深部开采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J].
唐绍辉 ;
黄英华 ;
潘懿 .
中国矿业, 2009, 18 (11) :65-68
[5]   矿柱裂隙扩展机理分析研究 [J].
郭建军 ;
窦源东 ;
杨玉泉 .
采矿技术, 2009, 9 (01) :73-75+112
[6]   矿柱失稳自组织临界特性研究 [J].
郭建军 ;
窦源东 ;
杨玉泉 .
采矿技术, 2008, (04) :68-69+82
[7]   煤柱失稳的突变学特征研究 [J].
王连国 ;
缪协兴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7, (01) :7-11
[8]   基于尖点突变模型的矿柱失稳机理研究 [J].
王连国 ;
缪协兴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6, (02) :137-140
[9]   煤(矿)柱失稳冲击破坏的突变模型及其应用 [J].
高明仕 ;
窦林名 ;
张农 ;
郑百生 ;
阚甲广 ;
不详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05, (04) :433-437
[10]  
矿山岩石力学.[M].李俊平; 连民杰; 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