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小麦品质现状及品质改良策略

被引:7
作者
姚金保
姚国才
杨学明
钱存鸣
周朝飞
王龙俊
郭志刚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2] 江苏省农林厅
关键词
小麦; 品质; 改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03.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析测定了 1999~ 2 0 0 0年度江苏省大面积推广、新育成和引进的 37个小麦品种 (系 )的理化性质和面团流变学特性。结果显示 :①品种间品质性状的差异较大 ,其中变异较大的是面团稳定时间和形成时间 ,其次是软化度、评价值、沉降值和湿面筋含量 ,蛋白质含量、面团吸水率、出粉率和容重变异较小。②品质性状的平均值为 :容重 782 2± 14 7g/L ,出粉率 6 7 4 %± 3 0 % ,蛋白质含量 13 0 %± 1 5 % ,湿面筋含量 31 6 %± 6 0 % ,沉降值 35 3± 6 8ml,面团吸水率 6 0 9%± 4 3% ,形成时间 3 1± 2 0min ,稳定时间 5 0± 3 4min ,软化度 91 4± 36 3B U ,评价值 4 7 3± 11 4。③淮北麦区的小麦品质性状优于淮南麦区 ,其中淮北麦区新育成的“徐州 5 4 1”、引进的“烟 95 9”和“烟辐 188”达到优质强筋小麦品质标准 ,淮南麦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宁麦 9号”达到优质弱筋小麦品质标准。还对今后江苏省小麦品质改良的主攻方向、优质专用小麦区域化种植和产业化开发等问题作了针对性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影响小麦品质性状变异的主要因素
    袁建
    汪海峰
    杨晓蓉
    [J]. 江苏农业科学, 2001, (02) : 19 - 22
  • [2] 品种及种植地域对小麦主要品质性状影响的研究
    袁建
    鞠兴荣
    汪海峰
    杨晓蓉
    [J]. 中国粮油学报, 2000, (05) : 41 - 44
  • [3] 我国小麦种质资源主要品质特性鉴定结果及评价
    李鸿恩,张玉良,吴秀琴,李宗智
    [J]. 中国农业科学 , 1995, (05) : 29 - 37
  • [4] 江苏省小麦品质区划研究
    钱存鸣
    马兆祉
    周朝飞
    葛永福
    盛培英
    陈志德
    姚国才
    柏贵华
    [J]. 江苏农业科学, 1990, (06) : 8 - 11
  • [5] 我国小麦品质现状及其改良目标初探
    万富世
    王光瑞
    李宗智
    不详
    [J]. 中国农业科学 , 1989, (03) : 14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