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班公湖中特提斯洋盆的打开时间:镁铁质蛇绿岩地球化学与锆石U-Pb LAICPMS定年结果

被引:66
作者
曲晓明 [1 ]
辛洪波 [1 ]
赵元艺 [1 ]
王瑞江 [1 ]
樊兴涛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镁铁质岩墙; 蛇绿岩; 班公湖缝合带; 青藏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青藏高原西北部班公湖缝合带开展了路线剖面地质调查,在北面日土蛇绿岩带上采得2处镁铁质岩墙(辉长岩和辉绿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这两处镁铁质岩墙具有平缓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分布型式,显示出洋中脊玄武岩特征,说明它们形成于洋中脊环境,其锆石U-PbLAICPMS年龄测定结果分别为(181.9±2.6)Ma(MSWD=11.5)和(184.4±4.4)Ma(MSWD=2.2),表明班公湖中特提斯洋是在早侏罗世晚期打开的。另外,在狮泉河—改则蛇绿岩带上采得橄榄辉绿岩,岩石以K2O(质量分数为1.49%~1.56%)、Al2O3(质量分数为14.76%~15.21%)含量高,Fe2O3/FeO比值高(1.73~2.49),富集大离子不相容元素(Rb、Ba、Th、Sr)和轻稀土元素(LREE)为特点,在基性岩构造环境判别图上显示出洋岛玄武岩的亲合性。该样品给出的(176.2±9.0)Ma(MSWD=3.1)的锆石U-PbLAICPMS年龄说明,班公湖中特提斯洋从早侏罗世晚期打开,经过近10Ma的扩张至中侏罗世早期已变成一个成热的洋盆。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西藏西部与班公湖特提斯洋盆俯冲相关的火成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 [J].
曲晓明 ;
王瑞江 ;
辛洪波 ;
赵元艺 ;
樊兴涛 .
地球化学, 2009, 38 (06) :523-535
[2]   西藏东巧北尕苍见岛弧的厘定及地质意义 [J].
许荣科 ;
郑有业 ;
赵平甲 ;
陕亮 ;
张雨莲 ;
曹亮 ;
齐建宏 ;
张刚阳 ;
代芳华 .
中国地质, 2007, (05) :768-777
[3]   Zircon SHRIMP U-Pb geochronology and petrogenesis of the plagiogranites from the Lagkor Lake ophiolite,Gerze,Tibet,China [J].
ZHANG YuXiu1 ;
2 Graduate University ;
3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7, (05) :651-659
[4]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作为冈瓦纳大陆北界的地质地球物理证据 [J].
潘桂棠 ;
朱弟成 ;
王立全 ;
廖忠礼 ;
耿全如 ;
江新胜 .
地学前缘, 2004, (04) :371-382
[5]   西藏班公湖—怒江西段舍马拉沟蛇绿岩中辉长岩年龄测定——兼论班公湖—怒江蛇绿岩带形成时代 [J].
邱瑞照 ;
周肃 ;
邓晋福 ;
李金发 ;
肖庆辉 ;
蔡志勇 .
中国地质, 2004, (03) :262-268
[6]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深部地球物理结构给出的启示 [J].
赵文津 ;
刘葵 ;
蒋忠惕 ;
吴珍汉 ;
赵逊 ;
史大年 ;
熊嘉育 ;
J.Mechie ;
L.Brown ;
T.Hearn ;
J.R.Guo ;
Seth S.Haines .
地质通报, 2004, (07) :623-635
[7]   1∶25万地质填图进一步揭开了青藏高原大地构造的神秘面纱 [J].
任纪舜 ;
肖黎薇 .
地质通报, 2004, (01) :1-11
[8]   西藏北部查桑-茶布裂谷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王成善 ;
胡承祖 ;
吴瑞忠 ;
张懋功 .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87, (02) :36-49+124
[9]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M]. 地质出版社 , 地质矿产部《青藏高原地质文集》编委会编, 1991
[10]  
Melt components derived from a subducted slab in late orogenic ore-bearing porphyries in the Gangdese copper belt, southern Tibetan plateau[J] . Xiaoming Qu,Zengqian Hou,Youguo Li.LITHOS . 200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