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陆相湖盆致密油成藏主控因素综述

被引:58
作者
马洪
李建忠
杨涛
闫伟鹏
唐惠
郭彬程
黄福喜
吕维宁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致密油; 源储压差; 甜点区; 微—纳米孔; 陆相湖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致密油是指致密储层中的石油聚集,储层主要为致密砂岩和碳酸盐岩2大类,覆压渗透率多小于0.1×10-3μm2,一般无自然产能,需经技术改造方能获工业油流。我国主要发育陆相湖盆致密油藏,通过对比研究分析发现,发育优质烃源岩、存在"甜点区"、具备成藏原动力、近源聚集是我国陆相致密油成藏的主要条件。我国陆相致密油主要发育2类优质烃源岩:Ⅰ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好、丰度高,有机质成熟度高,生烃潜力大;Ⅱ类烃源岩生烃转化率较高。发育致密砂岩和碳酸盐岩2类储层,储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横向不连续,垂向叠置分布。生烃增压是我国陆相致密油成藏的主要原动力,强大的源储压差驱替生成的石油向紧邻优质烃源岩的致密储层中持续充注;其中,微裂缝沟通、微—纳米孔发育是致密油运移聚集的关键。微—纳米孔发育增大了致密储层的有效储集空间,微裂缝沟通为致密油的运移聚集提供了有效通道。我国陆相致密油资源丰富,初步预测其有利勘探面积约16×104km2,地质资源量约(160~200)×108t,有利勘探领域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准噶尔、松辽、渤海湾、柴达木、四川等盆地。
引用
收藏
页码:668 / 67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油层组石油成藏条件分析 [J].
时保宏 ;
郑飞 ;
张艳 ;
黄静 ;
张雷 .
石油实验地质, 2014, (03) :285-290+298
[2]   特低渗—致密砂岩储层成藏模拟试验与成藏机理 [J].
吴凯 ;
李善鹏 ;
罗丽荣 ;
马军 ;
陈芳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3, 35 (04) :10-17
[3]   致密岩油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J].
王震亮 .
石油实验地质, 2013, (06) :587-595+650
[4]   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沉积特征 [J].
斯春松 ;
陈能贵 ;
余朝丰 ;
李玉文 ;
孟祥超 .
石油实验地质, 2013, (05) :528-533
[5]   岩石物理相分类与致密储层含气层评价——以苏里格气田东区致密储层老井复查为例 [J].
成志刚 ;
宋子齐 ;
何羽飞 ;
庞玉东 ;
田新 ;
张景皓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3, 20 (05) :23-25+27+32+112
[6]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油层组砂体结构特征及成因机理 [J].
李士祥 ;
楚美娟 ;
黄锦绣 ;
郭正权 .
石油学报, 2013, 34 (03) :435-444
[7]   鄂尔多斯盆地长7超低渗油藏渗流规律研究 [J].
陈明强 ;
任龙 ;
李明 ;
岳艳芳 .
断块油气田, 2013, 20 (02) :191-195
[8]   济阳坳陷致密砂岩储层油气成藏机理探讨 [J].
刘传虎 ;
王永诗 ;
韩宏伟 ;
王学忠 .
石油实验地质, 2013, (02) :115-119+126
[9]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特征 [J].
姚泾利 ;
邓秀芹 ;
赵彦德 ;
韩天佑 ;
楚美娟 ;
庞锦莲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3, 40 (02) :150-158
[10]   巴肯致密油特征研究及对我国致密油勘探开发的启示 [J].
郭永奇 ;
铁成军 .
辽宁化工, 2013, 42 (03) :309-31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