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油层组石油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21
作者
时保宏 [1 ]
郑飞 [1 ]
张艳 [2 ,3 ]
黄静 [2 ,3 ]
张雷 [2 ,3 ]
机构
[1]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关键词
烃源条件; 沉积条件; 储集条件; 成藏条件; 长7油层组;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长7油层组沉积期是湖盆发育的鼎盛期,不但沉积了大面积分布的优质烃源岩,而且还发育一定规模的储层。对储层所处沉积环境、储层特征、成岩相及生、储、盖组合等综合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7储层烃源条件优越,有利储集体主要为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及半深湖—深湖相浊积岩,岩石类型以低成分成熟度的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储层物性差,孔隙度平均8.45%,渗透率平均0.12×10-3μm2,属超低孔低渗储层;发育5种成岩相类型。最有利成岩相为胶结作用—微孔粒间孔和溶蚀作用—溶孔微孔成岩相,分布面积有限;储层物性最差的为压实胶结—微孔成岩相,分布面积较广。半深湖—深湖沉积环境导致长7储层横向连通性差,纵向隔夹层多,油气只能通过垂向和短距离的侧向运移,在遇到泥岩遮挡层或致密砂岩遮挡时在相对物性较好的储层中聚集成藏。
引用
收藏
页码:285 / 290+298 +29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地区长7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J].
姚泾利 ;
陈世加 ;
路俊刚 ;
张焕旭 ;
刘超威 ;
唐海评 ;
王刚 ;
张博为 .
石油实验地质, 2013, 35 (02) :162-166+173
[2]   鄂尔多斯盆地长6油层组准连续型致密砂岩油藏形成机理 [J].
白玉彬 ;
赵靖舟 ;
方朝强 ;
刘鹏 .
石油实验地质, 2013, (01) :65-71
[3]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2油层组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J].
胡作维 ;
黄思静 ;
马永坤 ;
吕杰 ;
朱炳光 .
断块油气田, 2012, 19 (05) :588-591
[4]   鄂尔多斯盆地吴堡地区长6段浊积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J].
张伟 ;
刘建朝 ;
高志亮 ;
孙少波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2, 34 (02) :64-71
[5]   鄂尔多斯麻黄山西区中生界过剩压力与油气关系 [J].
李兴文 ;
李仲东 ;
过敏 ;
惠宽洋 ;
丁小琪 ;
邓文龙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 38 (03) :294-298
[6]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沉积相分析 [J].
杨华 ;
窦伟坦 ;
刘显阳 ;
张才利 .
沉积学报, 2010, 28 (02) :254-263
[7]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6和长7油层浊流事件的沉积特征及发育模式 [J].
赵俊兴 ;
李凤杰 ;
申晓莉 ;
罗媛 ;
付伟 .
石油学报, 2008, (03) :389-394
[8]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石油二次运移动力条件 [J].
刘新社 ;
席胜利 ;
黄道军 ;
张清 ;
王欣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02) :143-147
[9]   鄂尔多斯盆地长7优质烃源岩的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发育环境 [J].
张文正 ;
杨华 ;
杨奕华 ;
孔庆芬 ;
吴凯 .
地球化学, 2008, (01) :59-64
[10]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热异常及烃源岩热演化特征 [J].
陈瑞银 ;
罗晓容 ;
赵文智 ;
王红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6) :658-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