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地区长7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52
作者
姚泾利 [1 ]
陈世加 [2 ]
路俊刚 [2 ]
张焕旭 [2 ]
刘超威 [2 ]
唐海评 [2 ]
王刚 [2 ]
张博为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长7油层组; 延长组; 三叠系; 储层特征; 影响因素; 胡尖山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往主要将长7作为鄂尔多斯盆地的生烃层系进行研究。近年来在胡尖山地区长7油层组发现了大量工业油流井,但油藏分布极不均匀,油井产能有高有低。利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压汞和物性等资料,对胡尖山地区长7储层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从多角度分析了影响长7储层物性的因素。研究表明:研究区长7储层以长石砂岩和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填隙物以铁方解石和水云母为主;储集空间以残余粒间孔和溶蚀孔为主;为微喉道;物性差,为低孔—超低渗储层。影响储层物性的因素主要有:石英含量、碎屑粒度、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压实、胶结和溶蚀)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62 / 166+173 +17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储层致密史恢复 [J].
郭正权 ;
齐亚林 ;
楚美娟 ;
程党性 .
石油实验地质, 2012, (06) :594-598+603
[2]   鄂尔多斯盆地吴堡地区长6段浊积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J].
张伟 ;
刘建朝 ;
高志亮 ;
孙少波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2, 34 (02) :64-71
[3]   特低渗油藏储层微观孔喉分布特征与可动油评价——以十屋油田营城组油藏为例 [J].
陈志海 .
石油实验地质, 2011, 33 (06) :657-661+670
[4]   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藏孔隙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杨希濮 ;
孙卫 .
特种油气藏, 2011, 18 (06) :44-47+125
[5]   柴北缘潜西地区上干柴沟组储层特征与控制因素分析 [J].
孟万斌 ;
李敏 ;
刘家铎 ;
杨永剑 ;
李红星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8 (05) :487-493
[6]   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油田延长组长61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J].
付文耀 ;
刘春武 ;
刘丽丽 ;
王俊英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1, 33 (07) :45-49+4
[7]   临江地区扶余—杨Ⅰ油层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J].
秦秋寒 ;
宋效文 ;
何成山 ;
柳成志 ;
刘勇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11, (03) :39-44+116
[8]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直罗油田长8油层油气沸腾包裹体群研究 [J].
王志辉 ;
黄伟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1, 33 (02) :146-151
[9]   贝尔凹陷贝中次凹南屯组一段储层特征研究 [J].
张云峰 ;
冯亚琴 ;
徐涵 ;
付宝利 .
地质科学, 2011, 46 (02) :510-517
[10]   长岭断陷深层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异常高孔带成因 [J].
张云峰 ;
王国强 ;
付宝利 ;
李晶 ;
王春香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1, 41 (02) :372-376+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