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北缘潜西地区上干柴沟组储层特征与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8
作者
孟万斌 [1 ]
李敏 [1 ]
刘家铎 [1 ]
杨永剑 [1 ]
李红星 [2 ]
机构
[1]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2] 大港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潜西地区; 上干柴沟组; 储层特征;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物性测试等手段,研究柴达木盆地北缘潜西地区上干柴沟组的储层岩石学、孔隙类型、物性特征及成岩作用特征。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岩石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较低;储层类型主要为孔隙型,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为主,孔隙结构为特小孔细喉。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4.45%,平均渗透率为59.66×10-3μm2,属中低孔低渗储层。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是控制储层发育的基础和关键,辫状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和浅湖滩坝砂体是有利的储集相带,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导致储层原始孔隙损失的主要因素,但碳酸盐胶结作用对储层的发育有双重影响,溶蚀作用是对储层发育贡献最大的建设性成岩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87 / 49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柴达木盆地北缘潜西地区路乐河组末端扇沉积体系分析 [J].
孟万斌 ;
李敏 ;
刘家铎 ;
颉永平 ;
马立协 .
岩性油气藏, 2010, 22 (04) :37-42
[2]   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新近系上干柴沟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J].
刘琪 ;
李凤杰 ;
郑荣才 ;
刘殿鹤 ;
蒋斌 .
岩性油气藏, 2010, 22 (01) :65-69+75
[3]   四川盆地中西部须家河组储层特征与主控因素 [J].
冯明石 ;
刘家铎 ;
孟万斌 ;
王峻 ;
张翔 ;
冯艳红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6) :713-719
[4]   成岩过程中长石、高岭石、伊利石之间的物质交换与次生孔隙的形成:来自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和川西凹陷三叠系须家河组的研究 [J].
黄思静 ;
黄可可 ;
冯文立 ;
佟宏鹏 ;
刘丽红 ;
张雪花 .
地球化学, 2009, 38 (05) :498-506
[5]   柴北缘中部下干柴沟组下段成岩演化与储层评价 [J].
禚喜准 ;
王琪 ;
郝乐伟 ;
鲁新川 ;
张瑞 ;
张功成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04) :23-29
[6]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潜西区块老井复查 [J].
邓奎 ;
林峰 ;
阎晓莉 .
青海科技, 2009, 16 (03) :41-44
[7]   柴达木盆地北缘天然气成因类型及气源判识 [J].
宋成鹏 ;
张晓宝 ;
汪立群 ;
徐子远 ;
马立协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1) :90-96
[8]   柴达木盆地地壳深部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探新领域 [J].
张景廉 ;
石兰亭 ;
陈启林 ;
张虎权 ;
卫平生 .
岩性油气藏, 2008, (02) :29-36
[10]   柴达木盆地油气藏特征分析及对油气勘探的意义 [J].
李潍莲 ;
刘震 ;
徐樟有 ;
吴欣松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1) :18-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