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凹陷贝中次凹南屯组一段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16
作者
张云峰 [1 ]
冯亚琴 [1 ]
徐涵 [1 ]
付宝利 [2 ]
机构
[1]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
关键词
贝中次凹; 有效储层; 有机酸; 碳酸盐含量; 源储组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钻井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地球化学等分析资料对贝中次凹南屯组一段储层发育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贝中次凹南屯组一段属于中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岩性以长石岩屑砂岩和长石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储层的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孔隙。沉积环境、有机质演化中产生的有机酸、烃源岩与储层的组合关系以及碳酸盐含量是影响储层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510 / 51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辽河西部CJ洼陷储层研究 [J].
宁松华 ;
刘雷颂 ;
回学峰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0, 32 (02) :62-65+399
[2]   渤海湾盆地深部有利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 [J].
蒋凌志 ;
牛嘉玉 ;
张庆昌 ;
徐国民 ;
孟元林 ;
肖丽华 .
地质论评, 2009, 55 (01) :73-78
[3]   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储层研究 [J].
王兴志 ;
张帆 ;
蒋志斌 ;
张金友 ;
曾德铭 .
地学前缘, 2008, (01) :117-122
[4]   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储层研究 [J].
曾德铭 ;
王兴志 ;
张帆 ;
宋章强 ;
张若祥 ;
朱永刚 ;
李跃刚 .
古地理学报, 2007, (03) :253-266
[5]   柴西南地区第三系碎屑岩储集层次生孔隙分布及成因 [J].
刘伟 ;
朱筱敏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3) :315-318
[6]   柴达木盆地柴西南区碎屑岩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分析 [J].
马达德 ;
寿建峰 ;
胡勇 ;
王少依 ;
徐宁 .
沉积学报, 2005, (04) :589-595
[7]   库车前陆盆地白垩纪巴什基奇克组沉积层序与储层研究 [J].
贾进华 .
地学前缘, 2000, (03) :13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