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转构造动力学成因探讨

被引:21
作者
胡望水
李瑞升
李涛
李宗贤
蔡少武
机构
[1]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构造叠加; 反转构造; 正反转构造; 动力学成因; 反转构造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反转构造是指构造变形作用发生反向变化所产生的与前期构造性质相反的一种叠加构造,分为正反转构造和负反转构造两种类型。绝大多数正反转构造产生于张性盆地演化的反转期,即应力场转变为压应力场的时期。研究认为,张性盆地反转的动力机制有主动反转作用和被动反转作用两种,因此,依据反转的动力机制,将正反转构造划分为主动正反转构造和被动正反转构造。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7+164 +1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含油气盆地分析.[M].陆克政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
[2]  
辽东湾北部滩海油气地质.[M].金尚柱等著;.地质出版社.2000,
[3]  
正反转构造与油气聚集.[M].胡望水等编译;.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4]  
辽河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M].廖兴明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5]   江汉盆地幕式构造运动及其演化特征 [J].
王必金 ;
林畅松 ;
陈莹 ;
卢明国 ;
刘景彦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6, (02) :226-230+248+19
[6]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岩石圈转型与减薄研究若干问题 [J].
周新华 .
地学前缘, 2006, (02) :50-64
[7]   裂陷盆地构造演化及盆地伸展模式——以东濮凹陷为例 [J].
苏惠 ;
曲丽萍 ;
张金川 ;
王萍霞 ;
何锋 ;
王敏 ;
王琦 ;
胡玉杰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1) :70-77
[8]   地幔柱构造对松辽盆地及渤海湾盆地形成的制约 [J].
肖龙 ;
王方正 ;
王华 ;
F.Pirajno .
地球科学, 2004, (03) :283-292
[9]   郯庐断裂带及其周缘中新生代盆地发育特征附视频 [J].
胡望水 ;
吕炳全 ;
官大勇 ;
张文军 ;
冷军 ;
毛治国 ;
袁晓满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3, (04) :51-58
[10]   辽河盆地反转期构造特征 [J].
胡望水 ;
卫拥军 ;
张自其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5) :5-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