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鳟6个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被引:22
作者
赵莹莹 [1 ]
朱晓琛 [2 ]
孙效文 [1 ]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2] 大连水产学院
关键词
虹鳟; 养殖群体; 遗传多样性; 微卫星;
D O I
10.16288/j.yczz.2006.08.010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利用14对微卫星分子标记对虹鳟的6个养殖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6个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A为2.89~4.22,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2.15~2.78,平均观察杂合度Ho为0.4801~0.6786,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5052~0.6211,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298~0.5762;其中渤海站群体的等位基因数最多、多态信息含量最高,有效种群最大,通过基因型的P值发现6个群体只在位点AF375034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在其他位点都不同程度的偏离平衡,同时对6个群体的遗传距离进行了估算,聚类分析发现挪威群体与其他群体遗传距离最远。
引用
收藏
页码:956 / 96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两种颜色虹鳟卵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的比较 [J].
姜作发 ;
刘永 ;
卢彤岩 ;
李永发 ;
贾锺贺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4, (04) :306-308
[2]   山东近海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自然和养殖群体10个微卫星基因座位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J].
王伟 ;
尤锋 ;
高天翔 ;
张培军 .
海洋与湖沼, 2004, (06) :530-537
[3]   扬子鳄种群的微卫星DNA多态及其遗传多样性保护对策分析 [J].
黄磊 ;
王义权 .
遗传学报, 2004, (02) :143-150
[4]   虹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与授精的研究 [J].
石连玉 ;
尹洪滨 ;
毛崇林 ;
沈俊宝 .
水生生物学报, 2004, (01) :110-112
[5]   虹鳟的海水驯养技术简介 [J].
赵厚钧 ;
林艳青 ;
刘伟 ;
潘秀莲 .
齐鲁渔业, 2002, (07) :16-17
[6]   锦鲤4个人工雌核发育家系的微卫星标记研究 [J].
刘静霞 ;
周莉 ;
赵振山 ;
桂建芳 .
动物学研究, 2002, (02) :97-105
[7]   应用微卫星标记对雌核发育银鲫的遗传多样性初探 [J].
周莉 ;
刘静霞 ;
桂建芳 .
动物学研究, 2001, (04) :257-264
[8]   三倍体虹鳟性转换及性腺发育的研究(英文) [J].
邓亚光 ;
陈立侨 ;
王学明 ;
尾城隆 ;
隆岛史夫 .
动物学报, 2001, (01) :71-78+128
[9]   鲤鱼的遗传连锁图谱(初报) [J].
孙效文 ;
梁利群 .
中国水产科学, 2000, (01) :1-5
[10]  
The comparison of RFLP, RAPD, AFLP and SSR (microsatellite) markers for germplasm analysis[J] . Wayne Powell,Michele Morgante,Chaz Andre,Michael Hanafey,Julie Vogel,Scott Tingey,Antoni Rafalski.Molecular Breeding . 1996 (3)